铁佛千年寺,高僧始得名。
裹香参祖塔,洗钵出王城。
水向三江渡,山投两浙行。
马嘶天竺去,虎过石桥迎。
问法心应切,游方道可成。
归来当结社,细与话无生。
铁佛千年寺,高僧始得名。
裹香参祖塔,洗钵出王城。
水向三江渡,山投两浙行。
马嘶天竺去,虎过石桥迎。
问法心应切,游方道可成。
归来当结社,细与话无生。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送僧智益游浙》描绘了一幅僧人智益游历浙地的生动画面。首联“铁佛千年寺,高僧始得名”点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智益高僧的声望。接着,“裹香参祖塔,洗钵出王城”展现了智益带着虔诚之心参拜祖塔,离开都城的场景,体现了他的修行之旅。
“水向三江渡,山投两浙行”通过江水和山脉的意象,描绘了他沿途的自然风光,暗示了他的行程方向。接下来,“马嘶天竺去,虎过石桥迎”运用了生动的动物意象,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和动态感。
“问法心应切,游方道可成”表达了对智益一心向佛法的敬佩,以及对他能否在游方中有所领悟和成就的期待。最后一联“归来当结社,细与话无生”,预示着智益游历归来后,将与众人分享他在旅途中的佛法感悟,探讨生命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智益的游历过程,寓含了对佛法追求的赞美和对僧人的祝福,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淮阴所佩剑,不审值何许。
佩剑以钓鱼,于义亦何取。
一日几垂竿,竿竿可几鲤。
乃至捐漂厨,庸以益渔腑。
我取鱼之剑,聊略为渔估。
即非百金资,可易数月黍。
渔也智绝伦,何独昧兹举。
肠饥乞可为,剑去何所仗。
之楚复之汉,渔并仗剑往。
可以负渔竿,踉蹡见刘项。
猝办恐后时,载质先出疆。
王郎不钓鱼,故亦无竿饵。
闻郎所持竿,贯以山中紫。
毫长一寸馀,竿只五寸止。
居则南狎越,行则北声燕。
淮阴剑三尺,郎剑五寸县。
归来报千金,漂母是何人。
封侯剑不取,却取钧竿亲。
双林感传士,七池景刘贤。
超最阐王铭,弥穆抒扣篇。
前英昭厉拔,后业警缚绵。
沈掉排两情,光朗彻万边。
迷云慧衿开,世网耀目捐。
赤晷无迟镜,绿杨有新烟。
言投远公侣,湛意坦址前。
高缁集宝树,灵会启上诠。
稽匝殊妙尊,忏谢劫累愆。
贲园抗清步,咸舌吐胜宣。
群相不靡怀,金津亮此褰。
朗觌始湖介,任览迨灵宇。
解婴极玄讨,缓策谢尘伍。
新景既皓接,初云亦幽取。
照物均遣縳,临芳尽增抚。
去国感人与,遵林惬教父。
代情欢若挥,理抱戚如吐。
霞篁迹吴旧,烟莽咨越古。
往图昡今陟,空文寓前谱。
涓名俗所矜,徂运畴讵数。
嗤彼高骋徒,危累何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