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甍侵碧汉,人语半空间。
云际横眉黛,不知何处山。
飞甍侵碧汉,人语半空间。
云际横眉黛,不知何处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阁与天空的交融,以及云雾缭绕中的山峦之美。
首句“飞甍侵碧汉”,生动地描绘了楼阁高耸入云,其屋脊仿佛要触及那湛蓝的天际线,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宏伟的景象。这里的“飞甍”指的是飞檐翘角的楼阁,而“碧汉”则指清澈的天空,两者结合,既表现了建筑的高大,又突出了天空的广阔无垠。
次句“人语半空间”,则将视角转向了楼阁中的人声。在如此高处,人声似乎能穿透空间,飘荡在半空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声音的传扬,也暗示了登高望远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接下来的“云际横眉黛”,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横卧在云端的黛眉,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最后一句“不知何处山”,以疑问的形式收尾,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未知美景的好奇与探索欲,也体现了对大自然无限奥秘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听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幽静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冯郎堕马长安归,身病在床思奋飞。
我时病堕忽两月,几度为渠惊倒衣。
邵郎近堕桥头宅,右足独拳愁蹑屐。
三人堕马渠最伤,毕竟堕同谁失得。
西涯书屋东曹庭,诗筒络绎东西行。
本缘诗堕不为酒,玉山自倒非金罂。
冯郎谈虎色独变,开口不问重与轻。
吾宗白洲不堕马,亦作堕语真多情。
喧争浪谑两当坐,颇觉风流非罪过。
向来曲直未分明,旁引诸家为證佐。
讼当坐人不坐马,胜负在诗宁在堕。
冯郎欲作旁观人,负汝何悲胜何贺。
白洲老吏直不阿,手持三尺无坡陀。
欲令虞芮成礼让,不遣秦越相讥诃。
不然健讼化勍敌,祇恐吴侬围楚歌。
南山一判不可改,昨夜东坛闻止戈。
诗家纷纷各门户,尔我不须分跬步。
世门夷险自有途,騄駬驽骀竟谁顾。
古来相马独孙阳,有子分明不如父。
白洲乃欲卖我马,却付东邻酒家簿。
人虽千虑有一失,我马虽驽亦应误。
君看三马二马良,冯马最良先我仆。
白洲有马誇健彊,纵免堕伤为盗助。
诗成我亦判渠归,良马勿与驽争路。
佳辰美景亦有数,莫遣閒情嬲襟度。
急呼邵李招冯郎,下马共醉西涯暮。
《若虚诗来欲平马讼五叠韵答若虚并柬文敬佩之》【明·李东阳】冯郎堕马长安归,身病在床思奋飞。我时病堕忽两月,几度为渠惊倒衣。邵郎近堕桥头宅,右足独拳愁蹑屐。三人堕马渠最伤,毕竟堕同谁失得。西涯书屋东曹庭,诗筒络绎东西行。本缘诗堕不为酒,玉山自倒非金罂。冯郎谈虎色独变,开口不问重与轻。吾宗白洲不堕马,亦作堕语真多情。喧争浪谑两当坐,颇觉风流非罪过。向来曲直未分明,旁引诸家为證佐。讼当坐人不坐马,胜负在诗宁在堕。冯郎欲作旁观人,负汝何悲胜何贺。白洲老吏直不阿,手持三尺无坡陀。欲令虞芮成礼让,不遣秦越相讥诃。不然健讼化勍敌,祇恐吴侬围楚歌。南山一判不可改,昨夜东坛闻止戈。诗家纷纷各门户,尔我不须分跬步。世门夷险自有途,騄駬驽骀竟谁顾。古来相马独孙阳,有子分明不如父。白洲乃欲卖我马,却付东邻酒家簿。人虽千虑有一失,我马虽驽亦应误。君看三马二马良,冯马最良先我仆。白洲有马誇健彊,纵免堕伤为盗助。诗成我亦判渠归,良马勿与驽争路。佳辰美景亦有数,莫遣閒情嬲襟度。急呼邵李招冯郎,下马共醉西涯暮。
https://shici.929r.com/shici/6VIPy.html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观洪流。
手披荒藓看古石,上有坡翁旧时刻。
沙冲水啮四百年,字画半灭风神全。
我行见此三叹息,此物乃在风尘间。
冬曹尹君真好事,自扫巉岩凿苍翠。
山灵助喜河伯愁,白日骊珠照平地。
孤亭素壁高巃嵷,登堂见字如见翁。
山人在前僧在后,尚忆扁舟游月中。
崖端刻颂唐宗业,水底沉碑杜预功。
直将谈笑为故事,似与百战争豪雄。
高才直节古今少,片石价比千金同。
由来一代不几见,况我异世怀高踪。
凭君一拓数千本,遍使四海扬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