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仅熟禾,冬雪不掩块。
温风搜麦根,天意欲为害。
老农强推测,妄谓春当改。
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
朝看扶桑暾,夜听土囊噫。
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
丁夫病风热,孺子作疮疥。
无知此何辜,得罪彼有在。
造物伊谁憎,亦复自无奈。
慎勿翻雪海,冻馁无疆界。
秋雨仅熟禾,冬雪不掩块。
温风搜麦根,天意欲为害。
老农强推测,妄谓春当改。
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
朝看扶桑暾,夜听土囊噫。
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
丁夫病风热,孺子作疮疥。
无知此何辜,得罪彼有在。
造物伊谁憎,亦复自无奈。
慎勿翻雪海,冻馁无疆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春后望雪》,描绘了秋季丰收后却遭遇冬雪可能带来的灾害,农民对春回大地的期待与现实的困惑。诗中通过"秋雨仅熟禾,冬雪不掩块",展现了秋收的微薄和冬雪的无情,"温风搜麦根,天意欲为害"则预示着可能的农作物损失。农民试图猜测天气变化,"妄谓春当改",然而"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暗示春季并未如愿到来。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社会景象,"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反映出粮食储备的匮乏和百姓生活的艰难,"丁夫病风热,孺子作疮疥"则揭示了疾病的困扰。诗人感慨大自然的无情和人间的苦难,"造物伊谁憎,亦复自无奈",表达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最后以警告"慎勿翻雪海,冻馁无疆界",警示人们面对可能的饥荒要谨慎应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和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期盼。
投笔是诸生,灭贼是少保,江防善后是尚书,统观能报国能洁身之元勋,独成一是,时局转中兴,随意养高陪寿岳;
威名同曾左,战功同罗杨,洋务坚持同岑鲍,惟有不爱钱不怕死之介节,谁与从同,史宬存遗疏,敢言无罪侍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