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借林可山韵饯萝屋僧》
《借林可山韵饯萝屋僧》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吟卷多题品,君齐贾岛才。

闻风知竹瘦,载雨过湖来。

交淡杯中水,儒酸叶底梅。

便辞京口去,觅取近诗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èlínshānyùnjiànluósēng
sòng / sūn

yínjuànduōpǐnjūnjiǎdǎocái

wénfēngquèzhúshòuzǎiguòlái

jiāodànbēizhōngshuǐsuānméi

便biànjīngkǒujìnshīkāi

翻译
诗卷上题写了许多作品,你的才华如同贾岛般出众。
听到风吹竹子的声音就知道竹子清瘦,带着雨意从湖边走来。
交往时清淡如杯中的水,你像书生般在梅花下显得酸涩。
决定立刻离开京城,去寻找最近的新诗开启新的篇章。
注释
吟卷:诗卷。
多题品:许多作品。
君:你。
齐:相当。
贾岛:唐代诗人,以苦吟著称。
才:才华。
闻风:听到风声。
知竹瘦:知道竹子清瘦。
载雨:带着雨水。
过湖来:从湖边过来。
交淡:交往清淡。
杯中水:比喻简单的交往。
儒酸:书生般的酸涩。
叶底梅:指梅花下的书生。
便辞:立即离开。
京口:古地名,今江苏镇江。
觅取:寻找。
近诗:新近的诗作。
开:开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集孙的作品,以林可山的韵脚为引,为送别萝屋僧人而作。诗中赞扬了僧人的才华,如同唐代诗人贾岛般独特。通过"闻风知竹瘦",形象地描绘出僧人品格的清高,仿佛他的到来能带来竹子般的风骨。"载雨过湖来"则写出僧人的行踪,暗示其不畏艰辛,如风雨中的湖上行者。

"交淡杯中水"表达的是僧人与人交往的清淡,如同杯中之水,质朴无华,却深藏智慧。"儒酸叶底梅"进一步赞美僧人的学问,以梅的坚韧比喻其学问的深厚和个性的坚韧。最后两句"便辞京口去,觅取近诗开",表达了诗人希望僧人离去后能在他近处的诗集中找到灵感,继续创作佳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僧人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寄托,体现了宋诗的含蓄和深沉。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其三鹤山献秀

一丘一壑绿云间,望里松萝日可攀。

不是仙人乘白鹤,谁知此地是缑山。

(0)

为张大赠妓

柳亸莺啼夕照间,黄金买酒醉红颜。

双眉不用张郎扫,翠黛分明似远山。

(0)

题沈纯甫绿萝庄·其四

结?此地意如何,书闻名山副墨多。

才见条桑蚕事起,西湖又听采菱歌。

(0)

同黄叔范饮颜廷渠舟中分得侯字

共上木兰舟,沧波狎野鸥。

寒山环水驿,落日隐城楼。

竹叶倾三斗,鱼鲭薄五侯。

那堪同调者,岁岁动离愁。

(0)

秋日登钓台·其四

凭高一长啸,眼底尽飞潜。

齐国今非汉,渔人旧是严。

风号流水转,云散乱峰尖。

兴尽乘槎去,松梢吐玉蟾。

(0)

鹅湖馆中别詹修之·其一

余向江南去,君为蓟北行。

舟车含别泪,风雨恋交情。

燕市初求骏,湘累自采蘅。

天涯如见月,莫负岁寒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