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陆安甫》
《寄陆安甫》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吾友陆士龙,瑰姿照瑶璧。

谁令厄世网,老大媚泉石。

海滨郁相望,无由慰乖隔。

萧然点笔馀,千里盈一尺。

飞泉落寒空,细路缘绝壁。

如闻犬吠声,不见人行迹。

白云缥缈际,应有神仙宅。

阆风吹瑶华,知君有遐适。

顾君庙廊器,岂久在山泽。

(0)
鉴赏

此诗《寄陆安甫》是明代文徵明所作,通过对友人陆士龙的描绘与寄情,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句“吾友陆士龙,瑰姿照瑶璧”以瑰丽的姿态比喻友人的风采,如同瑶璧般璀璨夺目,开篇即展现出对友人的赞美与敬仰。接着“谁令厄世网,老大媚泉石”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因世事束缚而选择隐居山林的无奈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追求自由生活的赞赏。

“海滨郁相望,无由慰乖隔”则描绘了两人虽身处不同之处,却心系彼此,渴望相聚的深情。接下来“萧然点笔馀,千里盈一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欣赏,即使千里之遥,仅凭一点笔墨就能感受到其深远意境。

“飞泉落寒空,细路缘绝壁”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险峻,暗喻友人性格中的坚韧与不屈。“如闻犬吠声,不见人行迹”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仿佛友人所在之地,远离尘嚣,充满未知与诱惑。

“白云缥缈际,应有神仙宅”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想象与向往,似乎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友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阆风吹瑶华,知君有遐适”则是对友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肯定与祝福。

最后,“顾君庙廊器,岂久在山泽”表达了对友人才能与品德的认同,认为他不应长久隐居山林,而是应该在庙堂之上施展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和孔密州五绝·其三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0)

京口怀古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

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0)

新乐府.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0)

望夫石

劝君莫种柳,不如荆棘树。

日日送人行,不解留人住。

劝君莫喜鹊,鹊不及慈鸦。

时时惊妾梦,误报客还家。

柳条枯尽鹃声息,慈鸦夜夜啼荆棘。

万里征夫望不归,新妇山头化为石。

化为石,几春秋。风中怨,雨中愁。

征夫若有归来日,石不能言心亦休。

(0)

大寒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尘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0)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