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表弟绰送紫霞绡菊有感二首·其二》
《李表弟绰送紫霞绡菊有感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古风

璧月流素天,皎镜涵万里。

澄澄交影中,见此娥仙子。

霓衣曳明霞,微步绿云起。

嫣然东篱下,黄金何足睨。

莫问桃花源,烟津渺流水。

(0)
鉴赏

这首诗以月为引,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夜景图。"璧月流素天,皎镜涵万里",诗人以“璧月”比喻明亮的月亮,以“皎镜”形容其如明镜般清澈,将月光洒满万里的景象生动展现。接着,“澄澄交影中,见此娥仙子”,通过“澄澄”二字,强调了月光下的宁静与纯净,仿佛在月光的映照下,出现了仙女的身影,增添了诗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霓衣曳明霞,微步绿云起”,进一步描绘了仙女的服饰与动作,以“霓衣”形容其衣裳如同彩虹般绚烂,以“明霞”衬托其光彩夺目;“微步绿云起”则展现了仙女轻盈的步伐,如同在绿色的云雾中漫步,充满了飘逸与梦幻之感。

“嫣然东篱下,黄金何足睨”,诗人借菊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嫣然”形容菊花绽放时的美丽姿态,而“东篱下”则暗指陶渊明《饮酒》中的意象,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黄金何足睨”一句,以“黄金”比喻世俗的财富或地位,表达了对这些物质追求的不屑,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高洁与纯粹。

“莫问桃花源,烟津渺流水”,诗人以“桃花源”典故,隐喻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而“烟津渺流水”则描绘了一片迷蒙的水乡景色,暗示了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和仙女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二月己亥晓出城祀高禖·其一

淡云斜月晓昏昏,风物迟回认故园。

竹叶密藏林下寺,桃花低映水边村。

(0)

日影

日影昏冥雨力微,扁舟欲往浪沾衣。

不甘落叶东归去,空羡征鸿北向飞。

俗恶懒经沽酒市,身闲欲卧钓鱼矶。

祇疑风色相欺得,系滞尘踪未许归。

(0)

劝学

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亦复誇弓刀。

去年校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赐袍。

今年两科取进士,十子钓海顿灵鳌。

迩来习俗益迁善,家家门户争相高。

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

我因行县饱闻见,访问终日忘勤劳。

太平父老知此否,语汝圣世今难遭。

欲令王民尽知教,先自乡里蒸群髦。

古云将相本无种,从今著意鞭儿曹。

(0)

水斋

野塘春水平,间客自扬舲。

鸥鹭时相近,波涛亦俯听。

榜歌渔父曲,醉读屈平经。

便欲从兹去,秋河泛客星。

(0)

人心

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从。

人心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嶷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死已久,何人继其踪。

(0)

蜀倅杨瑜邀罨画池

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

水光菱在鉴,岸色锦舒帷。

风碎花千动,烟团柳四垂。

巧才吟不尽,精笔写徒为。

照影摇歌榭,分香上酒卮。

主人邀客赏,和气与春期。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