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公允韵送介叔东归》
《用公允韵送介叔东归》全文
宋 / 刘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曾曳长裾何处门,楚声悲壮不堪闻。

侵陵急景东都雪,触忤新愁南浦云。

未信书生歌岳岳,要令天子禅云云。

少年持许今安在,拭目翱翔鸳鹭群。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跂所作的《用公允韵送介叔东归》。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曾曳长裾何处门”,以“曳长裾”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友人过去在官场或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暗示其曾经的辉煌与荣耀。然而,“何处门”则透露出一种迷茫与失落感,似乎在问友人过去的辉煌是否还有归处。

“楚声悲壮不堪闻”一句,运用楚辞的风格,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哀伤之情。这里的“楚声”不仅指友人的离别之音,也暗含了对友人过去成就的怀念与惋惜。

“侵陵急景东都雪,触忤新愁南浦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性地表达了时间的紧迫与变化的无常。东都的雪和南浦的云,既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生旅途中的转瞬即逝与难以预料。这里既有对友人未来路途艰难的担忧,也有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未信书生歌岳岳,要令天子禅云云”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与期望。书生的“歌岳岳”象征着友人的雄心壮志与高远理想,而“天子禅云云”则是对友人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国家大事的期待。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与困难的担忧。

最后,“少年持许今安在,拭目翱翔鸳鹭群”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里“少年持许”既是对友人年轻时抱负的回忆,也是对友人现在处境的疑问。而“拭目翱翔鸳鹭群”则寄寓了对友人能够克服困难、展翅高飞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许。

作者介绍

刘跂
朝代:宋

永静军东光人,字斯立,号学易先生。刘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朝奉郎,哲宗绍圣间从父于新州谪所。徽宗立,诏返挚家属,跂诉文及甫之诬,及甫被贬。后遭党祸,编管寿春,为官拓落,政和末以寿终。有《学易集》。
猜你喜欢

说海

我本滑稽雄,平生喙三尺。

偶窥白玉京,谁假青云翮。

空为舍人憎,岂得紫皇惜。

铩羽投故巢,舌在嗟无益。

故巢富林木,亦复饶山石。

木使人恒寒,石使人恒瘠。

非无清泠对,未足荡心魄。

笑对苟不舒,天地亦云窄。

昨过北海头,视听忽开坼。

茫茫造化形,有与无相积。

日月避路行,阴阳势常只。

九州巨浸中,飘漾若一席。

蛟龙所弃遗,今古争窟宅。

空濛倏变现,世界生历历。

真妄理无殊,观者目燀赫。

回头阅人间,何处为陈迹。

归来每注目,慌惚云涛碧。

卮言贶好事,窃比谈天客。

临觞决百川,向若写胸臆。

宁惟引君醉,更欲取我适。

(0)

春杪同诸子饮刺梅园古松下

晨兴思出游,茫然惑所向。

或云刺梅园,景物颇萧旷。

入门苔色净,到眼杂花放。

杯来互沈吟,兴剧迭歌唱。

两年缚朝衫,小心事卿相。

同袍四五人,各各色惆怅。

春山未得归,遇酒且跌宕。

君看落红堆,下有昔人葬。

及今不作达,后此欲谁望。

老松无赖极,横若攫拿状。

我时倚酒豪,竟上骑其项。

龙鳞陡相嗔,鼓作天风浪。

(0)

大孤山

两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

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

天梯鬼斧开,庙火神鸦散。

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

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

飘飖御泠风,恍惚度银汉。

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

(0)

大庾岭

峭壁何年凿,炎洲此路开。

门容一骑入,人度万山来。

南北各回首,干戈更筑台。

蓬蒿行处满,漫说岭头梅。

(0)

沙定峰喜予归里叠韵见赠奉答

君归枌树里,我出帝王州。

各有千秋事,谁争万户侯。

相看惊鬓发,此会足春秋。

莫洒忧时泪,中年不任愁。

(0)

为吴起凡赠许贞甫南还

六载烟尘暗江浒,雕阑十二春无主。

累累军前半死生,桃花血渍燕支土。

落花飞絮总成尘,青冢还留现在身。

祇惊赤白囊中羽,误作丹青画里因。

高阳老人能任侠,间关万里随俘获。

气激情亲解动人,相逢燕市悲歌客。

白头宫监住京华,慷慨曾传古押衙。

金钱自系将军树,婉娈时回阿母车。

感君高谊为君起,尽解金羁脱胥靡。

从知今日庆其苏,敢忆当年叹如毁。

别有延陵一片心,莺雏燕老信沈沈。

与君同和南飞曲,脱叶随风识故林。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