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曳长裾何处门,楚声悲壮不堪闻。
侵陵急景东都雪,触忤新愁南浦云。
未信书生歌岳岳,要令天子禅云云。
少年持许今安在,拭目翱翔鸳鹭群。
曾曳长裾何处门,楚声悲壮不堪闻。
侵陵急景东都雪,触忤新愁南浦云。
未信书生歌岳岳,要令天子禅云云。
少年持许今安在,拭目翱翔鸳鹭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跂所作的《用公允韵送介叔东归》。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曾曳长裾何处门”,以“曳长裾”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友人过去在官场或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暗示其曾经的辉煌与荣耀。然而,“何处门”则透露出一种迷茫与失落感,似乎在问友人过去的辉煌是否还有归处。
“楚声悲壮不堪闻”一句,运用楚辞的风格,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哀伤之情。这里的“楚声”不仅指友人的离别之音,也暗含了对友人过去成就的怀念与惋惜。
“侵陵急景东都雪,触忤新愁南浦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性地表达了时间的紧迫与变化的无常。东都的雪和南浦的云,既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生旅途中的转瞬即逝与难以预料。这里既有对友人未来路途艰难的担忧,也有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未信书生歌岳岳,要令天子禅云云”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与期望。书生的“歌岳岳”象征着友人的雄心壮志与高远理想,而“天子禅云云”则是对友人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国家大事的期待。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与困难的担忧。
最后,“少年持许今安在,拭目翱翔鸳鹭群”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待。这里“少年持许”既是对友人年轻时抱负的回忆,也是对友人现在处境的疑问。而“拭目翱翔鸳鹭群”则寄寓了对友人能够克服困难、展翅高飞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许。
我本滑稽雄,平生喙三尺。
偶窥白玉京,谁假青云翮。
空为舍人憎,岂得紫皇惜。
铩羽投故巢,舌在嗟无益。
故巢富林木,亦复饶山石。
木使人恒寒,石使人恒瘠。
非无清泠对,未足荡心魄。
笑对苟不舒,天地亦云窄。
昨过北海头,视听忽开坼。
茫茫造化形,有与无相积。
日月避路行,阴阳势常只。
九州巨浸中,飘漾若一席。
蛟龙所弃遗,今古争窟宅。
空濛倏变现,世界生历历。
真妄理无殊,观者目燀赫。
回头阅人间,何处为陈迹。
归来每注目,慌惚云涛碧。
卮言贶好事,窃比谈天客。
临觞决百川,向若写胸臆。
宁惟引君醉,更欲取我适。
晨兴思出游,茫然惑所向。
或云刺梅园,景物颇萧旷。
入门苔色净,到眼杂花放。
杯来互沈吟,兴剧迭歌唱。
两年缚朝衫,小心事卿相。
同袍四五人,各各色惆怅。
春山未得归,遇酒且跌宕。
君看落红堆,下有昔人葬。
及今不作达,后此欲谁望。
老松无赖极,横若攫拿状。
我时倚酒豪,竟上骑其项。
龙鳞陡相嗔,鼓作天风浪。
六载烟尘暗江浒,雕阑十二春无主。
累累军前半死生,桃花血渍燕支土。
落花飞絮总成尘,青冢还留现在身。
祇惊赤白囊中羽,误作丹青画里因。
高阳老人能任侠,间关万里随俘获。
气激情亲解动人,相逢燕市悲歌客。
白头宫监住京华,慷慨曾传古押衙。
金钱自系将军树,婉娈时回阿母车。
感君高谊为君起,尽解金羁脱胥靡。
从知今日庆其苏,敢忆当年叹如毁。
别有延陵一片心,莺雏燕老信沈沈。
与君同和南飞曲,脱叶随风识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