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既作九辨诗因以自解》
《既作九辨诗因以自解》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三秋纪事未应欺,寸管低徊几自疑。

举国深谋惟倖免,微臣同疚敢痴迷。

官名礼乐容诗史,志在春秋独我师。

知罪从人真莫问,危言圣世尚当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既作九辨诗因以自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以及在面对复杂时局时内心的挣扎与自我反省。

首联“三秋纪事未应欺,寸管低徊几自疑”点明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态。他以“三秋”象征时间的紧迫与历史的深远,表明自己在记录时事时不应有所隐瞒或欺骗,即使是在细微的笔触下也需反复斟酌,深感责任重大。

颔联“举国深谋惟倖免,微臣同疚敢痴迷”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他意识到整个国家都在为避免灾难而进行深思熟虑的谋划,而作为微小的臣子,他也同样感到内疚和不安,不敢轻易迷失方向。

颈联“官名礼乐容诗史,志在春秋独我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与追求。他认为,无论是官名、礼乐还是诗史,都是历史的见证,而他的志向在于像《春秋》这样的经典一样,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尾联“知罪从人真莫问,危言圣世尚当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坚持和对时代责任的理解。他知道自己的言论可能会触及某些敏感之处,但为了圣明的时代,他愿意说出真话,即使这意味着承担风险。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郭之奇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和德问弟苦雨

鹁鸠朝唤晴,竹鸡莫催雨。

翛翛晴雨间,平生睡足处。

剥啄忽以诗,使我浪愁苦。

此事属天公,底用强如许。

淋漓不得休,土偶复于土。

君何见之晚,三叹咏集栩。

不如两忘言,危坐拥败絮。

向来夏畦劳,抱瓮汉阴圃。

旱涝相乘除,天地只此数。

为我语老农,未用轻喜怒。

使有二顷田,亦欲荷锄去。

我评昔逊世,幼安胜根矩。

毋为苦近名,江湖多数罟。

但看采荣者,隐约殆终古。

彼以膏自煎,谢去非吾侣。

无已则沮溺,躬耕谅所取。

吾侪固长贫,正坐力不武。

所营薄少耳,抟沙尚难聚。

却笑杜陵翁,欲把漏天补。

胡不归自谋,飕飕破茅宇。

天边金老鸦,已放晴曜吐。

马嘶群动起,吾惟守环堵。

(0)

无题三首·其三

闻说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

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

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

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烟蓑傲白鸥。

(0)

山居·其二

肯道山居太寂寥,不妨随分自逍遥。

尽空眼界终无翳,为厌声尘亦去瓢。

菊老尚能存正色,松孤还自有高标。

道人乐地唯如此,说与同流意更消。

(0)

陈蒲塘送端砚用韵为谢·其一

龙渊打底为谁来,半瓦残砖愧不才。

天上分星涵水镜,人间有石等舆台。

忽惊万里诗翁眼,如发千年地媪胎。

鬼夺客偷关梦寐,吟边时与理烟煤。

(0)

赠人

湘野源头筇一枝,黄云黑雾雨淋漓。

天公有眼能青白,世路无情谩崄巇。

场屋秋风三岛梦,江湖夜雨四愁诗。

苍苔翠竹檐声里,重瀹茶瓯当酒卮。

(0)

毛竹山四首·其四

道傍虎迹大如碗,落日平林客子惊。

问宿转湾知有店,山根一路笕泉声。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