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寺中猫食肉》
《寺中猫食肉》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古风

紧行慢行皆虎形,室中捕鼠百般能。

精舍一隙透灵鼠,朽残经卷将何补。

为斯育尔佛释迦,日逐随僧常茹素。

常茹素,一旦筵前舒爪距。

尔勤尔役诚可录,赏彼丹衷命食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寺庙中的猫与僧侣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以猫的视角,展现了其在庙宇中的生活状态和角色转变。

首句“紧行慢行皆虎形”,形象地描绘了猫在庙宇中行走的姿态,即使是最轻缓的步伐也仿佛是猛虎的行动,暗示了猫的敏捷与力量。接着,“室中捕鼠百般能”点明了猫的主要职责——捕鼠,强调了其在维护庙宇卫生环境方面的作用。

“精舍一隙透灵鼠,朽残经卷将何补”两句,通过“灵鼠”与“朽残经卷”的对比,暗喻了猫的存在对于庙宇的某种象征意义。灵鼠可能象征着庙宇中潜在的不纯之物或干扰,而猫作为捕鼠者,其存在有助于净化环境,保护神圣的空间不受侵扰。

“为斯育尔佛释迦,日逐随僧常茹素”揭示了猫与僧侣之间的关系。猫被视作佛祖释迦牟尼的守护者,每日跟随僧侣一同素食,体现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尊重与融合。

然而,“常茹素,一旦筵前舒爪距”转折之处,猫在宴席前展现出攻击性,这一行为打破了原有的和谐,引发了对猫本性与角色定位的反思。

最后,“尔勤尔役诚可录,赏彼丹衷命食肉”表达了对猫辛勤工作的肯定,并提出了一个道德上的抉择:尽管猫为庙宇做出了贡献,但在特定场合下,其本能的捕猎欲望仍然难以抑制。这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本能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猫的视角,巧妙地探讨了生物与环境、信仰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选择与道德考量。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己酉九日次靖节是岁是日韵

采采篱下菊,熙熙白首交。

挈觞酬佳节,先惊蒲柳凋。

日月不再与,名位空相高。

岿然龙山青,千古擎丹霄。

彼美一晋士,长接辞尘劳。

留钱寄酒家,快饮如沃焦。

尚友前辈意,兀兀而陶陶。

且了今日欢,谁能忧来朝。

(0)

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其二

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

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

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

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

(0)

生日对梅口占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里破春颜。

(0)

山行

未了行春债,因哦遣兴诗。

寒多啼鸟噤,路滑蹇驴迟。

久雨红辞树,深林绿授枝。

惊心衰朽日,容易过花时。

(0)

橄榄

落尽红盐子更青,馀甘风韵未为珍。

从来独有茶知己,勘破生生一点仁。

(0)

题冯唐庙

千百年来汉老郎,晓来灯火晚来香。

庭前不用寻碑记,已载班书数十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