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失四山,空明如积水。
亦知峰万重,且作平原喜。
云气失四山,空明如积水。
亦知峰万重,且作平原喜。
这首诗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峦隐现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气与山水交融的美妙画面。首句“云气失四山,空明如积水”以“失”字巧妙地表现了云雾弥漫中四山难辨的情景,而“空明如积水”则用积水的清澈来比喻云雾中的山色,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
接下来的“亦知峰万重,且作平原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虽然他知道远处山峰连绵不绝,但此刻却乐于将此视为广阔的平原,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这种转换视角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情感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雾与山峦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复杂世界时的豁达与乐观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
青毡锦幄,四壁新妆裹。
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
相思何处,梦入蓝桥左。归期还细数,愁眉锁。
薄情孤雁,不向楼西过。故人应怪我。
怪我无书,有书还倩谁呵。
尘拥妆台,翠闲歌扇,金井碧梧风陨。
听豆虫声小,伴寂寞、冷逼莓墙苍润。
料凄凉宋玉,悲秋恨、此际怎忍。
莲塘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勾引。
记舞歇弓弯,几度柳围花阵。
酒薄愁浓,霞腮泪渍,月眉香晕。
空对秦镜尚缺,暗结回肠寸。
念纤腰柔弱,都为相如瘦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