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
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随如从。
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
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随如从。
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风的柔和与力量,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深远与神奇。"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表达了自然变化的深邃无边,而"如煦如吹,如负如持"则形象地展示了风的作用,有时像春日和暖的阳光,轻柔地照耀着大地;有时又像是力士,能够承担起重托。然而人们往往对这些自然之力的深远与慈爱缺乏认识,因此在面对自然界时,不知如何适度,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
诗的后半部分"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规律的高峰,是那么地圆融而不露痕迹。"如涵如封,如随如从"则显示出风在自然界中无所不在,无处不适应,它既能渗透到物质内部,又能够像一个看不见的天空,覆盖着万物,同时又像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一股力量。最后,诗人再次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些自然之力功效的无知,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困惑和无措。
整首诗通过对风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自然界深远规律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