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黄粱祠》
《过黄粱祠》全文
明 / 卢象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曾闻世有卢生梦,我梦卢生即此身。

今古谁醒复谁梦,吕翁同作梦中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象升所作的《过黄粱祠》。诗中借用了“卢生梦”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闻世有卢生梦”,引用了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卢生的人在道士吕翁的帮助下,在一梦中体验了从贫贱到富贵的人生历程。诗人在这里提到这个典故,似乎是在暗示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

接着,“我梦卢生即此身”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卢生的经历联系起来,仿佛自己也做了一场梦,梦中体验了人生的起伏变化。这种自我投射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今古谁醒复谁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清醒地认识自我,又有多少人在梦中迷失?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深思,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

最后,“吕翁同作梦中人”一句,诗人将自己与那位传说中的道士吕翁并列,意味着他不仅在梦中体验了人生,还与智慧的象征一同存在于梦的世界。这既是对自身智慧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精神超越的一种表达。

综上所述,《过黄粱祠》通过巧妙地运用“卢生梦”的典故,探讨了人生的真实与虚幻、清醒与梦境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认知的追求。

作者介绍

卢象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祁门道中四首·其四

詹郎逸气今谁似,李令清言久不闻。

独立共传摩诘后,隐居还见伯仁孙。

(0)

水西与李彦恢相从余将取旌德趋徽州彦恢先归旌德相候彭元任亦自太平县来相送遇于三溪驿遂同过旌德道中呈二子三首·其三

白头懒入少年场,二老追随却味长。

预喜尊前听清话,夜窗相对一炉香。

(0)

守城士

北风且莫雪,一雪三日寒。

不念守城士,岁晚衣裳单。

衣单未为苦,隔壕闻战鼓。

杀贼须长枪,防城要强弩。

炮来大如席,城头且撑柱。

岂不知爱身,倾心报明主。

报主此其时,一死吾亦宜。

未敢望爵赏,且今无事归。

寄语守城士,此言君所知。

(0)

食笋

穷乡未寂寥,五月富笋茁。

近山新得雨,此物晚亦发。

初看数寸出,意有千尺拔。

长条不成鞭,乃以美见伐。

锦绷罢骈头,玉指已不袜。

坐令藜藿口,如受滫瀡滑。

连年江海病,未免鱼蟹罚。

甘津到齿颊,恐此或未察。

居闲快一饱,我已久断杀。

更莫厌比邻,时时听羹戛。

(0)

海陵病中·其四

往来车马闹泥涂,一室萧然百事无。

语默二途俱不涉,不劳辛苦对文殊。

(0)

题赵丞瑞薏苡图

甘泉殿中芝九茎,不与百草同条生。

当时祥瑞已稠叠,薏苡亦未来争衡。

汉星不容矍铄翁,此物不与明珠同。

尔来万物更变化,薏苡宁甘死荒野。

故遣根苗霜雪白,炯若微月来清夜。

赵郎好事古亦无,俯拾傍观尽图画。

画师不辞粉绘费,遇时亦得千金价。

君不见古来异瑞与奇祥,何曾不致南宫下。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