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今有十朱轮,独忆云山欲退身。
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
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
一家今有十朱轮,独忆云山欲退身。
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
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回乡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
"一家今有十朱轮,独忆云山欲退身。"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拥有了一定物质基础后,对于世俗的功名不再迷恋,而是产生了归隐之心。"十朱轮"暗示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云山"则象征着清高脱俗的生活。
"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繁华享乐已感到疲倦,并希望能在宁静中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天邑繁华"指的是京城的繁华景象,而"月曹清要"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宴孟邻。" 这两句通过描写行走在秦地和宴请于孟邻之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辞官后的自由自在,以及与旧友的欢聚。
"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和对于自身定位的思考。"秋稼万箱"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而"羲皇之上更何人"则是在问自己,在古圣先贤之后,还有谁能比肩,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人生莫不死,既死安可伤。
形役一百年,终归无何乡。
况已六十七,讵足论短长。
所伤法运衰,死者皆贤良。
法眼在一时,岁月多荒唐。
波旬入人心,善观其向方。
狂者中以名,狷者与世忘。
忘世非佳士,徇名岂道望。
名反以利终,菽林杂兰芳。
斯人向予言,相对生悲凉。
已矣无真人,少壮犹茫茫。
掩户坐晨夕,泪血沾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