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羽林中耽白昼,归云海上阁青山。
偶从郭外逢知己,便向禅林大说还。
松影清留孤鹤瘦,洞门深锁一僧閒。
追陪盛会缘非偶,细数虚名一笑间。
拂羽林中耽白昼,归云海上阁青山。
偶从郭外逢知己,便向禅林大说还。
松影清留孤鹤瘦,洞门深锁一僧閒。
追陪盛会缘非偶,细数虚名一笑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子翼与友人谢昆阳、唐舜封在天宁寺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拂羽林中耽白昼,归云海上阁青山”,以“羽林”象征高远的境界,诗人沉浸在白天的宁静与美好之中,而“归云”与“海上阁青山”则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颔联“偶从郭外逢知己,便向禅林大说还”,描述了偶遇知音的喜悦,两人一同前往禅林畅谈,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心灵的契合。这里的“大说还”不仅指言谈甚欢,也暗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探讨与分享。
颈联“松影清留孤鹤瘦,洞门深锁一僧閒”,通过松树的清影与孤独的鹤,以及深锁的洞门与悠闲的僧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超脱的氛围,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尾联“追陪盛会缘非偶,细数虚名一笑间”,表达了对相聚之难得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虚名浮利的不屑,强调了与真正朋友相聚的乐趣和内心的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横天渴虹长万尺,下饮沧江化为石。
鞭之叱之成此桥,桐城太守莆中客。
往时欲渡川无梁,行人海葬蛟蜺宅。
自从天堑变康庄,无复风涛阻形役。
我生飘泊一飞鸿,缘在重留雪泥迹。
手摩苔藓读遗碑,百五十字凝古色。
碑中空记倡义人,岁久谁能识王实?
将军下海语荒唐,流俗相传偏啧啧。
古人利济同一心,或传或否堪太息!
沈吟此事意难平,斜凭危栏日将夕。
汀洲橹唱催人归,几阵松风洒巾帻。
匆匆作诗别江神,何日重来看潮汐?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