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日过香山寺》
《次日过香山寺》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香郁林泉翠欲华,遥随秋意入山家。

松深寺隐钟声杳,岭曲峰多径路赊。

古佛台中云气绕,山僧榻下日光斜。

游人眷眷情何止,冷月凄风起暮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寺的幽静与神秘。首句“香郁林泉翠欲华”,以“香郁”形容林泉之气,渲染出一种清幽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遥随秋意入山家”,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随着秋意渐浓而深入山中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渐进的、沉浸式的体验。

接着,“松深寺隐钟声杳,岭曲峰多径路赊”两句,通过“松深”、“寺隐”、“钟声杳”、“岭曲”、“峰多”、“径路赊”等词,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蜿蜒曲折的山中景象,钟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却渐渐消失在远方,暗示着寺庙的隐秘与遥远。同时,“径路赊”也暗示了前往寺庙的道路漫长且不易寻觅,增加了探索的趣味和难度。

“古佛台中云气绕,山僧榻下日光斜”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宁静。古佛台上的云气缭绕,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氛围;山僧的榻下,日光斜照,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淡泊。

最后,“游人眷眷情何止,冷月凄风起暮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香山寺及其所代表的宁静与超然情感的深深眷恋。即使面对“冷月凄风”,也无法阻挡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而“暮霞”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一天的结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宗教神秘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情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招友生

雨收天气欲清明,犹有馀寒在粥饧。

马队客勤贪昼永,鳣堂人病想身轻。

读书有味齑盐好,对境无情梦寐清。

欲话此怀须我辈,一来蜡屐伴春行。

(0)

立春书怀

寂寞荒村景,凄其今日春。

趁时三盏酒,转眼一年人。

发短胜添白,身闲亦耐贫。

韶光容易老,何事逐风尘。

(0)

次韵毛达可给事秋怀念归

结茅远人村,破屋水半扉。

凉叶堕清响,空山转斜晖。

微官卧江汊,素心久依依。

十年天涯秋,摇落月芳菲。

马蹄岁月去,梦蝶东南飞。

平生丘壑志,有言辄乖违。

不如孤征鸿,春风自知归。

(0)

九日晚坐独酌一杯

木落江城风露寒,坐惊芳岁逼彫残。

晚来自爱一杯暖,老去元无九日欢。

拟借灵均兰作佩,尚馀陶令菊堪餐。

平生遍插茱萸处,短梦悠悠行路难。

(0)

和子静三绝.渔父一首

一声横笛起芦花,惊断天边雁字斜。

白首饱谙鲈鳜美,未能连夜网游虾。

(0)

宿田舍

饥肠不贮酒,冻粟自生肤。

旅枕三年梦,荒村一事无。

不愁风折木,时有火添炉。

尚想崔夫子,冬来体更臞。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