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杖扶僮践小冈,白云轻霭望茫茫。
老来边塞堪娱目,唯有青山映夕阳。
携杖扶僮践小冈,白云轻霭望茫茫。
老来边塞堪娱目,唯有青山映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傍晚时分,手持拐杖,带着童仆,踏上小山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晚年生活的感慨。
首句“携杖扶僮践小冈”,生动地展现了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借助拐杖和童仆的帮助,踏上小山的过程。这不仅体现了老人的年迈,也暗示了他可能经历过人生的风霜,需要依靠外力来完成日常活动。
次句“白云轻霭望茫茫”,描绘了老人站在山岗上,远眺所见的景象。白云轻飘,雾气蒙蒙,一片迷茫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第三句“老来边塞堪娱目”,表达了老人对边塞风光的喜爱。虽然身处晚年,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未减退,反而更加珍惜。这里的“边塞”不仅指地理上的边疆,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边缘,或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最后一句“唯有青山映夕阳”,点明了诗的主题。夕阳西下,青山映照在余晖之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也寓意着老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人在晚年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与淡然。
佛地葬罗衣,孤魂此是归。
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
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
伤心一花落,无复怨春辉。
无穷名利尘,轩盖逐年新。
北阕东堂路,千山万水人。
云离僧榻曙,燕远凤楼春。
荏苒文明代,难归钓艇身。
花萼映芳丛,参差间早红。
因风时落砌,杂雨乍浮空。
影照凤池水,香飘鸡树风。
岂不爱攀折,希君怀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