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夫人祠》
《湘夫人祠》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翠华独去苍梧野,红袖同沈楚水濆。

休把兰汤招怨魄,空留竹泪忆明君。

风前有恨啼湘瑟,天外无言拟峡云。

不比石城双姊妹,帝家釐降有遗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夫人祠的凄美景象与历史故事,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古代传说的追思。

首联“翠华独去苍梧野,红袖同沈楚水濆”以“翠华”象征帝王或神灵的行踪,暗示湘夫人(即湘妃)与帝王的爱情故事,而“红袖”则代表湘夫人的形象,她与帝王的爱情在苍梧之野与楚水边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爱情的悲壮与永恒。

颔联“休把兰汤招怨魄,空留竹泪忆明君”表达了对湘夫人的哀悼之情。兰汤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香汤,此处意指用香汤召唤湘夫人的灵魂,但这种做法并无实际意义,只能徒增怀念之情。竹泪则是对湘夫人离世后留下的哀伤象征,这里的“明君”可能暗指帝王,也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风前有恨啼湘瑟,天外无言拟峡云”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湘瑟是湘夫人弹奏的乐器,风中的哭泣声仿佛是她的哀诉;而天外的峡云则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无法触及的过去。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将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不比石城双姊妹,帝家釐降有遗文”以湘夫人与石城双姊妹进行比较,强调了湘夫人的独特地位与影响。石城双姊妹的故事虽然同样动人,但湘夫人的故事却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她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一种文化的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夫人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传说的凄美与哀愁,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谒金门.初春

花事浅。方费化工匀染。墙角红梅开未遍。

小桃才数点。人在暮寒庭院。闲续茶经香传。

酒思如冰诗思懒。雨声帘不卷。

(0)

游鼓山登大顶峰

登山如学道,可进不可已。

悬崖更千仞,壮志须万里。

平生石鼓怀,独酌灵源水。

峨峨大顶峰,欲往辄中止。

今朝复何朝,击楫渡清泚。

好风从西来,缥渺吹游子。

褰褰涉危巅,万象得俯视。

东南际大海,日月旋磨蚁。

烟云隔洲渚,历历犹可指。

城中十万家,嚣杂不到耳。

郊原与廛市,琐碎如聚米。

同来皆良俦,得酒共欢喜。

深林更叫啸,磐石恣徙倚。

摩挲陈公碑,岁月为我纪。

更持末后句,归以铭吾几。

(0)

植萱亭

凌江清浅绕城流,庾岭南边第一州。

惟有梅花传远信,祇凭萱草缓离忧。

(0)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其二石榴花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

祇知结子熟秋霖,不识来时有筇竹。

(0)

未晴

未晴初止雨,蒸润尚侵衣。

缺月如羞出,荒云不肯归。

杏花朱欲绽,梅萼雪将稀。

远雁来何急,冲风湿翅飞。

(0)

悼亡三首·其一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