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近接礼经堂,风递寒光上小廊。
霜树坠红低蘸碧,岸花摇影静浮香。
鱼吹细沬冰将合,月印澄潭夜正长。
惆怅伊人何处所,蒹葭回首已苍苍。
方池近接礼经堂,风递寒光上小廊。
霜树坠红低蘸碧,岸花摇影静浮香。
鱼吹细沬冰将合,月印澄潭夜正长。
惆怅伊人何处所,蒹葭回首已苍苍。
这首《寒塘》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幽静的冬日池塘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多重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方池近接礼经堂”,点明了地点,暗示着周围环境的庄重与肃穆。接着,“风递寒光上小廊”一句,以风为媒介,将寒冷的光芒传递至小廊,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景象,也暗喻了情感上的触动。
“霜树坠红低蘸碧,岸花摇影静浮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霜树的红叶与池水的碧绿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岸花的摇曳与香气的浮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鱼吹细沬冰将合,月印澄潭夜正长”描绘了夜晚池塘的宁静与祥和,鱼儿在水中轻轻吹动气泡,预示着冰面即将形成,而月光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夜晚显得格外悠长。
最后,“惆怅伊人何处所,蒹葭回首已苍苍”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或某种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但又似乎意识到其难以触及,留下了一丝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寒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