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迎寒著意圆,横天云浪碍婵娟。
嫦娥未肯全梳掠,玉鉴先教露半边。
霜月迎寒著意圆,横天云浪碍婵娟。
嫦娥未肯全梳掠,玉鉴先教露半边。
这首诗以“云掩半月”为题,由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霜月与寒气相映、云浪遮掩月面的秋夜景象。
首句“霜月迎寒著意圆”,霜月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圆润,仿佛特意迎接这寒冷的到来。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霜月以情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次句“横天云浪碍婵娟”,描述了天空中云浪横生,阻碍了月亮的完整呈现,使得月亮的美丽被云层遮掩,难以完全展现其圆润之美。这一句通过“碍”字,形象地表现了云层对月光的遮挡,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后两句“嫦娥未肯全梳掠,玉鉴先教露半边”,将月亮比作嫦娥精心打扮的玉镜,暗示月亮虽被云层遮掩,但仍保持着其独特的美丽。这里使用了“未肯全梳掠”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即使在被云层遮掩的情况下,月亮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美丽与完整,如同嫦娥不愿让自己的妆容受损一样。最后一句“玉鉴先教露半边”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美丽,即使只露出半边,也足以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月、云浪、嫦娥和玉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因外界遮掩而减损的乐观态度。
富田筑城令期急,创起高围防外敌。
南山有石采凿难,尽掘坟茔取砖甓。
千夫万卒腾山丘,大斧长镵隳墓头。
子孙饮泣草间望,白骨纵横谁敢收。
高标木牌书姓字,只禁文家旧坟地。
将军为生不顾死,十日四门要城起。
石累累,城矗矗,昔锢黄泉深,今见白日速。
城中人欢,城外鬼哭。
哭声寄语城中人,尔移我居当作邻。
永丰范萧之峰,有坟隆然而新封。
问之父老坟者谁,云是刘家兄死弟葬之。
兄行万里死毒厉,家有婺妇无孤儿。
弟也来葬之,涕泪如雨垂。
捧土营成坟,挽棺声酸悲。
山头茫茫石与土,谁欤卜者吴伯武。
酬之十金挥弗取,乡人称之不容语。
弟从去年入南都,簪笔趋朝官起居。
得禄不待养,为我一语三嗟吁。
所嗟当时事急天莫呼,非吴卜之谁与图。
昨来徵文盛扬揄,吴君高谊真不诬。
起居衷诚不可孤,我诗字字如璚珠。
更后千岁当不渝,愿持荅刘兼报吴。
苦无千丈流,沃此万里焦。
独寻南园隐,灌畦以逍遥。
亢夏天势高,凿地不见水。
凿深地骨出,常恐见骨髓。
朝抱一瓮出,暮抱一瓮归。
草间行道微,茨蔓沾人衣。
良苗灌难苏,恶草苦不死。
一日灌十畦,采之不盈篚。
欢然对藜藿,似欲忘朝饥。
雨露自天泽,劳生须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