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无千丈流,沃此万里焦。
独寻南园隐,灌畦以逍遥。
亢夏天势高,凿地不见水。
凿深地骨出,常恐见骨髓。
朝抱一瓮出,暮抱一瓮归。
草间行道微,茨蔓沾人衣。
良苗灌难苏,恶草苦不死。
一日灌十畦,采之不盈篚。
欢然对藜藿,似欲忘朝饥。
雨露自天泽,劳生须有期。
苦无千丈流,沃此万里焦。
独寻南园隐,灌畦以逍遥。
亢夏天势高,凿地不见水。
凿深地骨出,常恐见骨髓。
朝抱一瓮出,暮抱一瓮归。
草间行道微,茨蔓沾人衣。
良苗灌难苏,恶草苦不死。
一日灌十畦,采之不盈篚。
欢然对藜藿,似欲忘朝饥。
雨露自天泽,劳生须有期。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南园灌隐诗》描绘了作者在干旱时期艰辛灌溉南园的情景。诗中通过“苦无千丈流,沃此万里焦”表达了对水源匮乏的忧虑,以及对灌溉工作的艰巨性。他独自一人在南园寻找水源,尽管“亢夏天势高,凿地不见水”,但他坚持不懈,深挖至“地骨出”,只为滋润干涸的土地。
诗中“朝抱一瓮出,暮抱一瓮归”形象地展现了作者每日辛勤劳作的辛苦,即使“草间行道微,茨蔓沾人衣”,也未能阻止他对作物的关爱。“良苗灌难苏,恶草苦不死”揭示了灌溉的艰难,好苗难以复苏,而杂草却顽强生存。尽管如此,诗人仍“一日灌十畦”,收获微小,但仍“欢然对藜藿”,忘却了早晨的饥饿。
最后两句“雨露自天泽,劳生须有期”,诗人感慨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艰辛,表达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人生劳碌终有回报的信念。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农业生产的深深热爱。
寰瀛三十六名郡,越在东南雄四镇。
宛委周回三百里,草木山川有光润。
秦山鉴水蕴秀异,人物风流夸汉晋。
传闻禹穴自太史,好古无人若为问。
杖屦飘然寻洞天,照眼千岩若攒刃。
细看盘石心愈疑,遐想丹书气犹振。
禹贡无传岂其阙,遁甲所书何足训。
彝伦叙自九畴锡,水土平繇五行顺。
洛书六十有五字,王业巍巍此途进。
八卷飞沉天与泉,兹说荒唐理难信。
吾侪去古恨大远,企首难窥禹墙仞。
穴傍有井清且甘,一酌端能洗骄吝。
小麦青青大麦熟,秧老欲移蚕欲簇。
皇天弥旬作淫雨,害及农桑一何酷。
麦枯秧腐蚕不丝,无食无衣岂能育。
使君今世贤方伯,政过龚黄同舜牧。
僦金蠲放官与私,喜气欢声倾比屋。
仁风已慰黎庶心,诚感苍穹理宜速。
胡为烝泄尚如许,阴沴干阳埋日毂。
岂惟泥泞困牛车,更恐鱼龙上平陆。
闾阎竞画指日蛮,香火遥祈上天竺。
伤和无乃有冤民,蠹政尚疑多大族。
使君有术开青天,按劾奸赃疏滞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