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峨嵋山的春日景色。"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表明诗人在高耸的山峰之上,看到了尚未融化的春雪和如织的白云,这里“万仞”形容云层的深厚与绵密,而“经春雪未残”则描写了春天即将过去,雪也随之消融的情景。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换。到了夏季,山间的雪已经融化一空,而江河变得充盈;阳光普照之下,蜀中的楼阁仍旧带着凉意,这里“夏消”指示了季节的流转,“晴照蜀楼寒”则是对空间和气候的一种描写。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这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造境”可能指的是寺庙之类的地方,“知僧熟”则是说诗人对这些地方的了解如同寺庙中僧人的日常生活一样熟悉;而“归林认鹤难”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如鹤)的认识并不容易,需要静心观察。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最后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宿命感。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这片美丽的山水,而只能通过绘画来回味这份美好。这里“会须”表达了时间上的必然性,“朝阙去”则是说诗人将要前往皇宫或朝廷的地方;而“秪有画图看”则是在强调,未来对于这次经历的记忆,只能通过画卷来回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远书到。
算此行、并无多别,尚凭归燕,与话人间离抱。
清霜渐入明镜,暮雨深锁,重门情悄悄。
芳华自惜,问沾襟、客泪又添多少。紫云杳。
柳店花香,前尘了了。梦里春城,万一蔷薇开早。
应见翠阴甚处,画蝶双飞,黄鹂音自好。
单栖惯否,最愁人、几点漏声催觉。
江湖倦矣,剩琴边词赋。庾信愁多镇吟苦。
似么花病蝶,碎叶零蝉,苔影碧、凉透一帘丝雨。
凤箫声未歇,替诉飘流,翠袖盈盈泪如许。
烟外秣陵秋,瘦了斜阳,更瘦到、旧时鸥鹭。
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
梦冷金蕤,香销玉骨,可怜人杳。
华年似水,断送镜中春老。
媵秋星、疏灯暮寒,卷帘花瘦西风峭。
自恹恹病起,笛床尘罥,药炉烟袅。谁吊。纤魂小。
忆蹙损双蛾,月痕流照。罗帏乍启,恍听枕边低笑。
恁潘郎、丝鬓早凋,彩云易灭空懊恼。
待浇来、絮酒深深,艳影薶芳草。
画梁乳燕,飞下银屏,偷说春去。
晓起余寒,犹卷一帘残絮。
倚桐阴,簪杏子,簇盘樱笋初尝处。
早思量,整轻纨月扇,单绡烟缕。
被东皇、裁花剪柳,惹得人儿,消瘦如许。
暗祝薰风,吹展两蛾愁聚。
嫩绿新遮芳草陌,落红净洗香林雨。
又生憎,书厌厌、绣针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