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浦。翠烟香雨。吴女。听吹箫。细蛾攒绿倚轻桨。
闲想。背红桥。
花浦。翠烟香雨。吴女。听吹箫。细蛾攒绿倚轻桨。
闲想。背红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花浦。翠烟香雨。" 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香气的环境之中,花儿在水边绽放,翠绿的烟雾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雨水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氛围。
"吴女。听吹箫。"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江南女子的形象,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地聆听远处传来的箫声,这箫声或许来自某个隐秘的角落,又或许是由远处的船只上传来的,它在空气中悠扬回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细蛾攒绿倚轻桨。" 这一句则描绘了女子们轻巧地划动着小船,在碧绿的荷叶间穿梭,仿佛是蜻蜓点水般轻盈,又如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充满了灵动与和谐之美。
"闲想。背红桥。" 最后,诗人通过“闲想”二字,暗示了女子们的思绪随风飘散,或许是在想象着远方的景色,或是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而“背红桥”则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的寄托或离别的情景,红桥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勾勒出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江南韵味。
端居抚盛节,眷兹金素中。
上客弭飞盖,惠然慰幽衷。
圆景舒东隅,忽复周层空。
重轮烂五色,缤纷结文虹。
流辉接瑶席,绛气郁以葱。
众宾侈佳玩,联篇挹华风。
情好在明月,安问膳靡丰。
弦望有恒度,明阴变无穷。
人生非比翼,岂得常相同。
所愿御此觞,聊以娱夜终。
皎皎河汉月,照我西南楼。
七夕远宾集,置酒城东陬。
展席对双星,盈盈隔中流。
艳艳睹妆女,欲济无方舟。
神爽即易合,茫昧竟难求。
明明君子德,寡妁谁为仇。
岂无采唐约,失身良见尤。
人生信龃龉,世事良悠悠。
不见古时人,皓首犹公侯。
葵藿不饿死,富贵安可谋。
愿絷场下驹,尽我盘中羞。
我今为秦声,子也当吴讴。
酣歌达清曙,临分赠吴钩。
玉水瑶池,了不见、嫣紫奼红。
波如镜、洛妃微步,罗袜凌空。
獭髓补完花缺处,鹭丝难辨月明中。
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珠盘净,妆粉融。
雅宜称,水精宫。记藐姑冰雪,曾几相逢。
西子那因朱得姓,虢姨都道玉为容。
羡素娘、兼有美人名,君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