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阿步上遥空,照一色湖天,素轮端正。
露横宵霁,云沉夜气,碧波千顷。
乘槎休恨远,定别有、琼宫仙路径。
便欲问、今夕何年,咫尺桂华秋影。
依稀木叶微飘,又白雁声来,倚楼孤听。
羽衣歌倦,玉绳斜转,四更风定。
阑干人正倚,莫此际、云鬟憔悴损。
且珍惜、后日流光,片帆归近。
纤阿步上遥空,照一色湖天,素轮端正。
露横宵霁,云沉夜气,碧波千顷。
乘槎休恨远,定别有、琼宫仙路径。
便欲问、今夕何年,咫尺桂华秋影。
依稀木叶微飘,又白雁声来,倚楼孤听。
羽衣歌倦,玉绳斜转,四更风定。
阑干人正倚,莫此际、云鬟憔悴损。
且珍惜、后日流光,片帆归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岳阳楼望见西湖月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想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色、湖水、云彩、风声等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纤阿步上遥空”,纤阿是月亮的别称,这里形容月亮缓缓升起,仿佛踏着轻盈的步伐步入高空。接着,“照一色湖天,素轮端正”,月亮照亮了湖面和天空,呈现出一片纯净的银白色,如同一个完美的圆盘悬挂在空中。
“露横宵霁,云沉夜气,碧波千顷”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美丽,露珠在夜晚的空气中闪烁,云层沉入夜色之中,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片碧绿广阔。
“乘槎休恨远,定别有、琼宫仙路径”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暗示即便乘着木筏远行,也能找到通往仙境的道路。接下来,“便欲问、今夕何年,咫尺桂华秋影”,诗人似乎在询问这美妙的夜晚是何年何月,感叹于眼前的桂花树下秋色如画。
“依稀木叶微飘,又白雁声来,倚楼孤听”描绘了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以及远处传来的大雁叫声,诗人独自倚靠在楼台上倾听,感受这份宁静与孤独之美。
“羽衣歌倦,玉绳斜转,四更风定”描述了时间的流逝,羽衣象征着仙女的服饰,玉绳指北斗七星中的玉衡星,随着夜深风止,时间已至四更。
“阑干人正倚,莫此际、云鬟憔悴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的珍惜,即使容颜因长时间凝视而显得有些憔悴,也愿意在此刻停留,不愿离去。
最后,“且珍惜、后日流光,片帆归近”提醒读者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就像即将归航的船只,虽然终会离开,但此刻的相遇与共赏,是值得铭记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之夜在岳阳楼望西湖月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东山气清肃,中乃祠三忠。
我怀文文山,夙昔梦寐通。
携我烟霄间,俯瞰青濛濛。
乾坤正倾侧,玉简宁为功。
梦觉谨志之,浩然思无穷。
思公艰危日,九死来岭东。
哀歌沁园春,古木残阳红。
悲哉五坡岭,报国志未终。
岭梅最高品,著花冰雪中。
安知有南枝,向暖私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