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孤杖倚云间,坐看溪光卧看山。
白雪风翻惊叠浪,青苔雨湿出层斑。
群归倦鸟飞飞急,对浴轻鸥泛泛闲。
欸乃数声天欲暮,渔舟轻带夕阳还。
高秋孤杖倚云间,坐看溪光卧看山。
白雪风翻惊叠浪,青苔雨湿出层斑。
群归倦鸟飞飞急,对浴轻鸥泛泛闲。
欸乃数声天欲暮,渔舟轻带夕阳还。
这首清代杨素蕴的《山居(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画面。首句“高秋孤杖倚云间”,诗人以孤独的拐杖为线索,展现出深秋时节独自一人在山中倚杖远望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寂与淡泊。
“坐看溪光卧看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无论是静观溪水潺潺,还是仰望山色苍茫,都流露出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白雪风翻惊叠浪,青苔雨湿出层斑”两句通过动态的“翻浪”和静态的“斑驳青苔”,展现了山间风雨变化的生动画面,增添了山居环境的鲜活感。
“群归倦鸟飞飞急,对浴轻鸥泛泛闲”则通过对比倦鸟归巢的匆忙与轻鸥戏水的悠闲,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从容。
最后,“欸乃数声天欲暮,渔舟轻带夕阳还”以渔舟晚归的场景收尾,渔歌悠扬,夕阳西下,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黄昏图,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山居生活描绘得如诗如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二鸟翻飞驰我船,离船一尺走避烟。
俯看掠浪背船去,忽复骞云在我前。
我凭栏槛至日莫,与逐高下心茫然。
茫洋黑水绝归路,东径万里西几千。
待向江南觅洲渚,恐其羽翮彫霜天。
哀哉龌龊在尘际,纷纷屋底图饱眠。
那无空阔若此鸟,更用忧渠不自怜。
空江蝴蝶悲来句,依傍人间又十年。
丹凤碧梧在何许,蚁子蜉蝣草上缘。
方壶员峤今知妄,吾迹此鸟求神仙。
亦是神鱼出波戏,世问鸟雀胡能然。
朵云心笺,霞尾露泫。芝英红茜。
想前身,在珠宫,捣霜同炼。辰砂曾碾。甲葱尖溅。
唾绒口脂分艳。定磁伴。考槃余事待选。
油沁冰纹鬃眼。水银金玺,恍惚元封曾见。
口珰缄腻,肌丝茸软。教看寸丹深浅。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
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
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
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
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
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
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