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路三年倦,新林二月馀。
行旌晋祠水,田鼓汉城墟。
愿以烹鲜治,无因害马除。
往来竟何事,愧尔行春车。
旧路三年倦,新林二月馀。
行旌晋祠水,田鼓汉城墟。
愿以烹鲜治,无因害马除。
往来竟何事,愧尔行春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叔嗣所作的《再出太原赴石州》。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太原前往石州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以及对治理地方的感慨。
首联“旧路三年倦,新林二月馀”,诗人回顾过去三年在旧路上的疲惫与厌倦,而今踏入新的林地,时间已至二月末尾。这里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也有对新旅程的期待。
颔联“行旌晋祠水,田鼓汉城墟”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所见的晋祠水和汉城遗址,晋祠水可能指的是晋祠附近的河流,汉城墟则是指汉代古城的遗迹。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颈联“愿以烹鲜治,无因害马除”,表达了诗人希望以治理地方如同烹饪美食般精细,避免伤害无辜百姓,体现出其为官之道的仁慈与智慧。
尾联“往来竟何事,愧尔行春车”,诗人自问在这来来回回的旅途中究竟为了何事,同时对作为官员的自己感到惭愧,似乎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有所反省。行春车,古代官员春季巡视地方时乘坐的车辆,此处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思考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旅途景色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其对为官之道的深思与自我反省,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怀。
龙堂夜转回天扉,风巢声隐丽簌低。
锦轮日唱洞庭湿,虬幡虎节灵符飞。
列钱绛滴艾蓉冠,桂殿黄支井壁尾。
银河北道开层城,紫梢龙广州细小。
海风下辨樱桃红,神魄未归仙雾濛。
鲸鱼光颜吹不起,晓行万里陵阳宫。
雷輧无数骜熳语,邪麟斗乘裂波去。
一夜娇狞佩珠白,帐中烟浪更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