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夫人,孙郎小妹,腰间龙雀刀环。
叹东南人物,弱女登坛。
锦帆摇曳江如练,望瞿塘、道路漫漫。
永安龙去,蚕丛梦杳,红粉凋残。灵泽遗庙江干。
有云车风马,雾鬓烟鬟。怅西风白帝,鸾驭难还。
千寻铁锁销沉后,家何在、两地悲酸。
千帆落照,渔歌唱晚,露白枫丹。
蜀国夫人,孙郎小妹,腰间龙雀刀环。
叹东南人物,弱女登坛。
锦帆摇曳江如练,望瞿塘、道路漫漫。
永安龙去,蚕丛梦杳,红粉凋残。灵泽遗庙江干。
有云车风马,雾鬓烟鬟。怅西风白帝,鸾驭难还。
千寻铁锁销沉后,家何在、两地悲酸。
千帆落照,渔歌唱晚,露白枫丹。
此诗《金菊对芙蓉·和锡鬯蟂几吊孙夫人》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对三国时期孙夫人(即孙权之妹)的哀悼与缅怀之情。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孙夫人作为女性将领的独特风采,以及她与东吴政权之间的复杂情感。
开篇“蜀国夫人,孙郎小妹”,点明了孙夫人的身份背景,她不仅是蜀汉的夫人,也是东吴孙权的妹妹。接着“腰间龙雀刀环”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她的英姿飒爽,暗示了她在军事上的才能与地位。
“叹东南人物,弱女登坛”则表达了对孙夫人在男性主导的三国时代,能够登上权力舞台的赞叹与感慨。接下来的“锦帆摇曳江如练,望瞿塘、道路漫漫”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孙夫人在长江上指挥作战的情景,同时也隐含了她最终命运的凄凉与遥远。
“永安龙去,蚕丛梦杳,红粉凋残”三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孙夫人及其家族衰败的哀伤。其中,“永安龙去”可能暗指孙权去世,而“蚕丛梦杳”则可能象征着孙夫人梦想中的盛世不再。“红粉凋残”则直接描绘了女性角色在历史变迁中的脆弱与消逝。
“灵泽遗庙江干。有云车风马,雾鬓烟鬟”几句,进一步渲染了孙夫人墓地的静谧与庄严,同时通过“云车风马”、“雾鬓烟鬟”的描绘,赋予了她超凡脱俗的形象,仿佛她已化为仙人,与天地同在。
“怅西风白帝,鸾驭难还”表达了对孙夫人无法返回故乡的遗憾与哀思。其中,“西风白帝”可能象征着秋季的萧瑟与离别,“鸾驭难还”则表达了对孙夫人灵魂难以归乡的感慨。
最后,“千寻铁锁销沉后,家何在、两地悲酸”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对比,强调了孙夫人家族兴衰的沧桑巨变,以及她个人命运的悲凉。而“千帆落照,渔歌唱晚,露白枫丹”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结尾,既是对孙夫人英勇事迹的赞颂,也是对她最终归于平静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孙夫人的生平、事迹及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女性魅力与历史地位,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末路、时运不济的深沉感慨。
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
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
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
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
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
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
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
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
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
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尪。
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
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
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
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
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
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
矧属岁躔暮,百卉皆芸黄。
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
金风颤叶,那更饯别江楼。
听凄切、阳关声断,楚馆云收。去也难留。
万重烟水一扁舟。锦屏罗幌,多应换得,蓼岸苹洲。
凝想恁时欢笑,伤今萍梗悠悠。
谩回首、妖娆何处,眷恋无由。先自悲秋。
眼前景物只供愁。寂寥情绪,也恨分浅,也悔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