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梵才寄林逋处士》
《和梵才寄林逋处士》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白首江湖传散人,天韬解尽有天真。

汉家不惜青蒲费,终为枚生一裹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cáilínchùshì
sòng / sòngxiáng

báishǒujiāngchuánsànréntiāntāojiějìnyǒutiānzhēn

hànjiāqīngfèizhōngwèiméishēngguǒlún

注释
白首:指年老。
江湖:指社会或民间。
散人:指不拘于世俗,自由自在的人。
天韬:天然的智谋,无须学习的智慧。
解尽:完全理解或掌握。
天真:形容人的本真,未经世故。
汉家:这里代指朝廷。
不惜:不吝惜。
青蒲:古代用于书写的植物,此处象征文书。
费:花费。
终为:最终成为。
枚生:枚乘,西汉辞赋家,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一裹轮:包裹车轮,比喻使人才得到重用。
翻译
白发江湖中流传着一个闲散之人
他的智慧如同天性般纯真无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和梵才寄林逋处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深沉赞美和怀念,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白首江湖传散人"一句,通过“白首”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说明了朋友之间虽远隔江湖,但心灵相通。"天韬解尽有天真"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诗人认为这种精神状态是最为纯粹和美好的。

"汉家不惜青蒲费"此句中的“汉家”可能指代广阔的江山,而“不惜青蒲费”则意味着为了朋友情谊,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在所不辞。最后一句“终为枚生一裹轮”中,“枚生”应是对某位友人的昵称或尊称,诗人表达了即便是一点微小的关注,也愿意像编织轮线一样,细致入微地维系这份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超脱又不失温情的美感,是宋代文人特有的雅致与深邃。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不寐

不寐成孤坐,悠悠百感生。

灯明将续昼,鼓急欲移更。

药熟知僮倦,杯残任鼠争。

羁怀忘未得,时作下阶行。

(0)

送程公明·其一

莫倚行台怯酒醺,一杯父老送慇勤。

白云岭上虽无数,未敢持来玷使君。

(0)

清平乐

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山惊梦蝶。

唤起画楼伤别。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

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0)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六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

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

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0)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四

之子才如冰,不应常负弩。

勿为为贫谋,一意在阿堵。

广都绮縠地,当念珠还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虏。

(0)

秋日杂兴·其二

青青陌上草,秋徂故应省。

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

冰霜来无时,尔命讵坚永。

滋蕃奈尔何,咄咄临此景。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