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到中峰顶,斜看众壑低。
乱云攀不住,深雪忽然迷。
涧涷千条合,松青万树齐。
何当极高旷,独占蓟城西。
渐到中峰顶,斜看众壑低。
乱云攀不住,深雪忽然迷。
涧涷千条合,松青万树齐。
何当极高旷,独占蓟城西。
这首诗描绘了云罩寺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山峰、山谷、云雾、雪景以及溪流、松树等元素的和谐共生。
首句“渐到中峰顶”,诗人缓缓攀登至山的中部,视角逐渐升高,为下文展开全景描绘奠定了基础。接着,“斜看众壑低”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山峰与山谷之间的高低落差,营造出一种立体感和深远的空间感。
“乱云攀不住,深雪忽然迷”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缭绕、雪花纷飞的景象。乱云仿佛无法被攀登者触及,而深雪则在视线中模糊了一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涧涷千条合,松青万树齐”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冰封的溪流汇聚成一条,而苍翠的松树整齐排列,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千条合”和“万树齐”的夸张手法,增强了画面的气势和视觉冲击力。
最后,“何当极高旷,独占蓟城西”表达了诗人对更高更远境界的向往,希望能在极高的地方独享美景,将蓟城西的风光尽收眼底。这种追求超越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云罩寺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远山冥濛入烟雾,近山参差头角露。
园榆岸柳色不分,篱落村墟欲迷路。
鹁鸠布谷处处鸣,野渡溪桥春水生。
屋外青帘湿不舞,万家蚕事千家耕。
右丞之画多妙思,画中有诗无乃是。
忽然烟润生高堂,瑟瑟衣裾避空翠。
凤皇台下春可怜,闽客对景心茫然。
披图不觉动野兴,清宵有梦岊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