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涿郡张守四咏·其一飞蝗避境》
《涿郡张守四咏·其一飞蝗避境》全文
明 / 谢廷柱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涿人誇神奇,往事耳曾习。

飞蝗方蔽空,涿境独不入。

匪物为驱除,如避不敢集。

么么亦何知,厥柄宜有执。

民曰侯之功,太守谢不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涿郡张守治理有方,使得飞蝗避其境的故事。诗中通过涿郡居民的夸赞和对张守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地方官吏在灾害面前的智慧与担当。

首句“涿人誇神奇,往事耳曾习”,开篇即点出涿郡人民对张守的赞誉,认为他的能力超凡脱俗,是过去所未曾经历过的。接着,“飞蝗方蔽空,涿境独不入”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蝗灾肆虐的情景,而涿郡却独善其身,未受侵害。这种鲜明对比,突出了张守治理的有效性。

“匪物为驱除,如避不敢集”进一步解释了飞蝗为何会避开涿郡的原因,并非因为某种物质的驱赶,而是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威慑,不敢在此聚集。这既是对张守个人魅力的赞美,也暗示了他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治理策略或理念。

“么么亦何知,厥柄宜有执”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无知小人物的不屑,强调了张守作为地方官员,应当具备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最后,“民曰侯之功,太守谢不及”两句,直接表达了民众对张守治绩的认可和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张守本人对于荣誉的谦逊态度,体现了古代官吏以民为本、功成不居的高尚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扬了张守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地方官吏治理能力的高度关注和尊重。

作者介绍

谢廷柱
朝代:明

福建长乐人,字邦用,号双湖。谢士元子。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湖广按察司佥事,正德十二年致仕。善属文,能诗。有《双湖集》。
猜你喜欢

望江南.本意·其十三

江南好,闹扫斗新妆。

鸦色三盘安钿翠,云鬟一尺压蛾黄。花让牡丹王。

(0)

上封寺次林择之韵

四峰初雪霁,孤顶拥银城。

返照天光入,禅灯月并明。

简书封禅古,松竹岁寒盟。

欲作擎天汉,毋为虚此生。

(0)

和何古林闻报述怀二首·其一

斓彩阶前舞,纶音日表来。

周邦良翰喜,铁面绣衣回。

孝重光前烈,猷需济世才。

独怜狂简在,吾党向谁裁。

(0)

游陆公祠十首·其三

谈笑倾肝胆,佳人不速来。

弓弓凌素袜,乙乙印苍苔。

避坐放瓜李,投邻望柳梅。

片时仍返院,请圣瓮初开。

(0)

离别难

锦被暖麝鸳鸯。银屏梦入横塘。相招江景暮。

采莲歌韵苦。与君南浦别,柳丝长。红药色。朱栏侧。

钗头交胜燕双双。音信寂,经时隔。伤心怕有人知。

待得黄昏月,却是愁时节,独归去,掩香扉。

花路钥,情迷著,阑干风起彩云飞。

(0)

东风第一枝.壬戌岁不尽十日立癸亥春,忆史梅溪、高宾王有词。爰和梅溪,并约六禾各赋

绿酒新醅,黄柑旧俎,看春不到尘土。

镜涯关了闭门,黛色暗愁琐户。

榆关柳塞,料不是、东风行处。

误玉人、羌笛旗亭,唱入少年金缕。

青未上、凤鞋丽句。红乍惹、燕钗茸绪。

已怜挑荠多阴,更堪采兰倦侣。

花风廿四,第一记、今番无雨。

算钿箫、犹恋红梅,待等带伊寻去。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