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无十日程,归计苦难成。
为客忧饥馁,频年仗友生。
刚肠随世屈,白发向人明。
争似湖居好,扁舟载月行。
家无十日程,归计苦难成。
为客忧饥馁,频年仗友生。
刚肠随世屈,白发向人明。
争似湖居好,扁舟载月行。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自述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对家乡湖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家无十日程,归计苦难成”描绘了诗人离家已久,回家之路遥不可及的困境。接下来的“为客忧饥馁,频年仗友生”写出了诗人旅途中常靠朋友接济,生活艰难,内心充满忧虑。
“刚肠随世屈,白发向人明”一句,诗人感慨自己的刚直性格在现实中不得不妥协,岁月无情,白发已显,揭示了人生的沧桑和无奈。最后两句“争似湖居好,扁舟载月行”,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湖边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驾着小船,在月光下自由自在地航行,这是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也是对现实苦楚的一种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流离失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一溪瓜蔓流,渡者云可乱。
屡涉途已穷,前临波始漫。
严严龙门峡,石破两崖半。
沙浪深尺馀,湾洄触垠岸。
他山或澍雨,湍涨辄廉悍。
顷刻漂车轮,羁络不能绊。
其源想非远,众水自兹滥。
济浅抑何艰,虑盈疑及患。
峰阴转亭午,出险马蹄散。
草路且勿驱,烟开望前馆。
韩云浮屠多技能,祗今复见龙岩僧。
高閒怀素去已久,肯向死灰求续灯。
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滞凝。
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
悬崖百寻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
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价相仍增。
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
都城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
龙岩更须追三昧,无俾斯人专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