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横落日,萧郎去、几度碧云飞。
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马蹄敲月,沙路人归。
如今但,一莺通信息,双燕说相思。
入耳旧歌,怕听琴缕,断肠新句,羞染乌丝。
相逢南溪上,桃花嫩、娇样浅澹罗衣。
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
怅东风巷陌,草迷春恨,软尘庭户,花误幽期。
多少寄来芳字,都待还伊。
红楼横落日,萧郎去、几度碧云飞。
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马蹄敲月,沙路人归。
如今但,一莺通信息,双燕说相思。
入耳旧歌,怕听琴缕,断肠新句,羞染乌丝。
相逢南溪上,桃花嫩、娇样浅澹罗衣。
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
怅东风巷陌,草迷春恨,软尘庭户,花误幽期。
多少寄来芳字,都待还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意境,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欢爱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开篇“红楼横落日”、“萧郎去、几度碧云飞”,勾勒出一幅秋色淡雅的画面,意象丰富,传达了时光流逝与情感变迁之感。
诗中“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则是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紧接着“马蹄敲月”、“沙路人归”,描绘出一幅夜幕降临、行人归家的景象,带有一种孤独和凄凉。
而“如今但,一莺通信息,双燕说相思”,则是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寂寞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一莺”可能指的是某种方式或媒介,而“双燕说相思”则象征着孤独中的人渴望得到爱人的信息和安慰。
接着“入耳旧歌,怕听琴缕”,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害怕再次听到那些曾经伴随其欢乐时光的音乐。紧接着“断肠新句,羞染乌丝”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受和内心深处的痛苦。
诗中后半部分“相逢南溪上,桃花嫩、娇样浅澹罗衣”,通过桃花的温婉与罗衣的轻薄,描绘了一种柔美而又带有哀愁的情感。接下来的“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和忧虑。
最后,“怅东风巷陌,草迷春恨,软尘庭户,花误幽期”,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全诗结束于“多少寄来芳字,都待还伊”,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往昔情深、期待重逢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渡江潮始平,入港涛已落。
泊舟狼山下,远望通州郭。
前行二舍馀,四野何漠漠。
近郭三五家,惨澹带藜藿。
到州日亭午,馀暑秋更虐。
市井复喧嚣,民风杂南朔。
地虽江海裔,俗有鱼盐乐。
如何墟里间,生事复萧索。
原隰废不治,城邑靳可托。
良由兵兴久,羽檄日交错。
水陆飞刍粟,舟车互联络。
生者负戈矛,死者弃沟壑。
虽有老弱存,不足躬钱镈。
我军实王师,耕战宜并作。
惟仁能养民,惟善能去恶。
上官非不明,下吏或罔觉。
每观理乱原,愧乏匡济略。
抚事一兴慨,悲风动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