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而望远》
《登高丘而望远》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gāoqiūérwàngyuǎn
táng / bái

dēnggāoqiūérwàngyuǎnhǎiliùáoshuāngsānshānliúānzài

sāngbàncuīzhébáichénguāngcǎi
yíntáijīnquēmèngzhōng

qínhuánghànkōngxiāngdài
jīngwèifèishíyuántuósuǒpíng

jūnjiànshānmàolíngjìnhuīmièyángzhīláipāndēng

dàozéijiébǎojīnglíngjìngnéng
qióngbīngjīn

dǐngfēilóngānchéng

注释
“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汤听的。
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
其中有五山焉。
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
仙圣毒之,诉之于帝。
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
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五山之所。
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
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
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
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
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
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
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封禅书》又记:“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
“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
仍言神物为虚幻。
“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一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
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葬茂陵。
《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
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其臧椁。
“盗贼”句: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
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财宝。
精灵: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
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翻译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
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鉴赏

诗人站在高丘之上,遥望着那远方的海洋。这时,连神话中的六鳌的骨骼也已被时间磨砺得寒霜覆盖,而三山之水却依旧安静地流淌。太阳如同扶桑树(传说中东海上有一棵大树叫扶桑,日月在其间出没)一般,半隐半露地散发着光彩。白昼的阳光渐渐沉落,其明亮与金银台阙之间的辉映相互交织,如同梦境一般。而秦始皇和汉武帝这样的雄才,也只能在这无尽的时空中虚幻地等待。

然而,在这样壮丽的景象背后,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费力地栖息于木石之间,而鼋鼍(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却无处安身。诗人不禁感慨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骊山上的茂陵,最终都化作了尘埃。而牧羊少年登临攀附,只是为了追寻那逝去的辉煌。

盗贼们劫掠着宝玉,精灵之力又能如何?如今穷兵黩武的局面,使得鼎湖飞龙这样的壮丽景象,也变得难以再现。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更寄寓着对时代变迁和英雄辈出的无限感慨。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孝宗明堂前享太庙三首·其三还大次用《乾安》

礼既行矣,乐既成矣。维祖维妣,安且宁矣。

皇举玉趾,佩锵鸣矣。拜贶总章,于厥明矣。

(0)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再盥洗用《乾安》

觞澹初勺,礼戒重盥。假庙以萃,取象于观。

清明外畅,精肃中贯。我仪图之,三灵攸赞。

(0)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其一入门、升殿用《显安》

上帝锡羡,寔生婉淑。辅佐神皇,宠膺天禄。

诞育泰陵,劬劳顾复。于昭徽音,久而弥郁。

(0)

感事·其一

玉仙鸿福最先春,今日枝头历虏尘。

千里无非逃难客,二年谁是看花人。

偶来水国充饥易,况有儒冠请益频。

天地虽穷吾道在,图书焚尽更重新。

(0)

避地

久欲为僧避世喧,况当寰海正飞翻。

五台自有天台院,处处流通玄妙门。

(0)

次韵张著作文潜休日不出二首·其二

文史平昔契,淮山别离心。

省中并日直,天上青春深。

买屋近城坞,往来成竹林。

诗模黄著作,吾亦意骎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