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
月影龙蛇动,风枝箫籁吟。
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
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
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
月影龙蛇动,风枝箫籁吟。
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规律和本真自性的赞美。"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描述了一种宇宙运行的和谐与不变,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顺应天道的信仰。
"生来本孤节,高处独千寻"则透露出诗人独立自立、不随波逐流的一面。这种性格在险峻的山峰上得到了映照,显示出超凡脱俗之意。
接下来的两句"月影龙蛇动,风枝箫籁吟"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景象。月光中有如龙蛇般蜿蜒的影子,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如箫籁一般的声响。这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如何枫与柳,亦拟傍清阴"中,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某些树木(这里指的是枫树和柳树)的赞赏之情。它们即使在平凡之地,也能保持自己的清雅,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生动的笔触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个人品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