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银台。
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银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怀然的作品,名为《挽涌泉寺僧怀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以及对僧人的尊敬之情。
“我师一念登初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佛祖或禅师那般一心向善、顿悟真理的境界的崇拜。这里的“一念”指的是达到宗教觉悟的瞬间,而“初地”则是佛教中修行者初步证得的成就。
“佛国笙歌两度来”,诗人通过这句诗描述了僧人的法音(即佛法的宣讲)如同美妙的音乐般,传遍了佛国,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洗涤。这里的“两度”可能是指法音的传播达到了一定的频率或层次。
接着,“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银台”,诗人通过对寺院门前的古老槐树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静谧。这里的“枝低”可能隐喻着僧人的谦虚与待人接物之态度,而“只为挂银台”则是对寺院中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银台可能象征着皎洁、纯净的事物或精神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宗教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持者的崇敬,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瞻云有图何泥泥,翰林学士衣冠系。
凝然一片倚清秋,似向园林荫桑梓。
我披瞻云图,为赋瞻云歌。
颍川河阳才咫尺,太行嵩岳交嵯峨。
云下老翁世希有,贵封词臣更遐寿。
芝兰玉树满庭阶,艺苑腾声常八九。
只今耆龄九十三,伏生卫武伯仲间。
瑶觞泛紫荐秋影,忽疑一老遗商颜。
睇久云渐移,意定云还住。
栖栖千里情,寄置云生处。
天南天北两悠悠,杰调豪吟起玉楼。
遥知不似闲舒卷,常与青山拥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