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远浦归帆》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远浦归帆》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东风忽作羊角转,坐看波面纤罗卷。

日脚明边白岛横,江势吞空客帆远。

倚栏心绪风丝乱,苍茫初见疑凫雁。

渐觉危樯隐映来,此时增损凭诗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释德洪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中以“东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风力之强,仿佛化作了羊角形状,生动展现了风的动态美。接着,“坐看波面纤罗卷”,通过比喻手法,将水面的波纹比作轻柔的罗纱,细腻地表现了水波随风起伏的景象。

“日脚明边白岛横,江势吞空客帆远”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阳光照耀下,远处岛屿隐约可见,江面广阔无垠,船只在远方缓缓行驶,营造出一种辽阔壮丽的意境。这里运用了“吞空”的形象,巧妙地描绘了江面的浩瀚,以及船只在视野中的渺小感。

“倚栏心绪风丝乱,苍茫初见疑凫雁”则转入了诗人内心的抒发。倚靠栏杆,诗人的心绪随着风丝波动,思绪万千。在苍茫的景色中,诗人初见的鸟群,既可能是凫雁,也可能引发他对人生旅途的联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沉思考和情感投射。

最后,“渐觉危樯隐映来,此时增损凭诗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变化的敏感感知。随着视角的变化,高耸的桅杆时隐时现,这种微妙的变化让诗人感到既增又减,仿佛是自然与心灵的对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写怀

终日摊书懒下楼,春来怀抱冷于秋。

未能栗里归元亮,争说新丰寓马周。

两屐青山应自远,半帘残月为谁留。

东风莫遣杨花落,飘荡年年可暂休。

(0)

重咏杨妃菊

冷香微艳谢荒淫,谁遣狂心改道心。

应向驿途零落怕,至今幽处托根深。

(0)

病中闻谢子在病不及赴斋居有作

雅望荣名谢眺兼,春来多病阻相瞻。

青绫颠倒卧寒馆,宫漏东西惊夕签。

风后清郊仙跸迥,省僚齐处玉堂严。

随行赋韵俱无及,枕上怜君藻思添。

(0)

斋居和亨父用杜韵二首·其一

禁直居仍限,篇章意屡沾。

虫鱼开素帙,灯月乱疏帘。

旧事逢人说,新交与岁添。

扬郎犹抱寂,吾亦爱吾潜。

(0)

题王维诗意图

平田渺成湖,仲夏月多雨。

汀鹭湿不飞,林莺涩还语。

村烟多乞邻,馌饷常及午。

柴门无锁钥,出入随杖屦。

白鸥似相识,亦足忘尔汝。

王丞诗家流,画格亦天与。

君看百代遗,摹拓尚如许。

吾生慕丘壑,偶此系冠组。

试问松下翁,几人同出处。

(0)

愿学继休期登高以病不至

咫尺登临路未通,百年能几啸歌同。

兴犹未败催租雨,病忽先惊落帽风。

怅望祗应惭地主,遭逢何故怨天公。

定知不负青山约,黄菊秋深正满丛。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