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微艳谢荒淫,谁遣狂心改道心。
应向驿途零落怕,至今幽处托根深。
冷香微艳谢荒淫,谁遣狂心改道心。
应向驿途零落怕,至今幽处托根深。
这首诗《重咏杨妃菊》由明代诗人张泰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杨贵妃的哀思与感慨。
首句“冷香微艳谢荒淫”,以“冷香”形容菊花的香气,既突出了菊花在秋风中散发的清新之气,也暗含了对杨贵妃清高脱俗气质的赞美。同时,“微艳”二字则描绘了菊花虽不夺目却自有一番风韵的美态。而“谢荒淫”一词,则借指杨贵妃因唐玄宗的荒淫而遭致不幸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惋惜。
次句“谁遣狂心改道心”,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杨贵妃命运转折的不解与感叹。这里“狂心”指的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之情,“道心”则象征着正直、理智的心性。诗句暗示了杨贵妃因一时的宠爱而改变了原本可能更为正直的生活轨迹,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后两句“应向驿途零落怕,至今幽处托根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应向驿途零落怕”运用拟人手法,想象杨贵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或许害怕自己如同行走在驿站途中的花朵一样,凋零无依。后一句“至今幽处托根深”则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品质依然在世间流传,如同菊花般坚韧不屈,即使在幽静之处也能深深扎根,继续绽放其独特的美丽与力量。整首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寄托了对杨贵妃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她高尚品格的敬仰。
步出城东门,一径入深窈。
坐爱茅堂静,远望众山小。
昔日繁华地,烂熳烟花绕。
兵馀成焦土,荆棘映碧筱。
幸有贤子孙,复业似君少。
雅集文翰友,觞咏乐未了。
醉来忘尔汝,一笑送归鸟。
且复永今日,馀晖在林杪。
大雅何寥寥,千载几绝笔。
后来作者圣,间代亦辈出。
小枝何足言,纷纷比如栉。
逮我治世音,昭然烂星日。
我登君子堂,主人盛文物。
中筵列彝鼎,四壁罗书帙。
置酒高宴会,众宾时促膝。
高谈三百篇,下笔无壅窒。
陶写性情馀,深入义理窟。
空山风雨鸣,落叶秋瑟瑟。
主醉客亦醉,卧予芝兰室。
明日拂衣去,长歌返蓬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