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蛟门春晓图歌》
《蛟门春晓图歌》全文
元 / 宋濂   形式: 古风

瀛海无垠,波涛吐吞。涵浴日月,参契鬼神。

怪山如云自天坠,万丈壁立蛟为门。

南有金鸡之俯啄,北有猛虎之雄蹲。

值狞飙兮奋扬,束怒潮兮腾奔。

掷玉毬兮干霄,洒轻雾兮飞尘。

雪山冰崖之可怖可愕兮,帆樯簸荡不可遏,恍疑下上于星辰。

晨鸡一鸣海色白,层霞绚彩光如璊。

纵横闪铄缚不定,海神推上黄金盆。

灵境飘摇在世外,髣髴直至扶桑村。

何人结屋于其间,云是甬东才子开琼关。

云间吹箫双鹤下,坐聆环佩声珊珊。

有时共谈三十六洞之秘笈,绿文赤字可以镌苍顽。

猿拾花兮春片,鱼泳昼兮晴湾。

日媚嫣红桃点点,风入凉翠松翻翻。

中襟濯尽万斛之黄埃兮,不知声利是何物,便思紫府跻真班。

黄鹤山人列仙儒,九霞为冠青绡裾。

手提五色珊瑚株,幻出一幅真形图。

令人毛骨动飒爽,思乘灏气超清都。

清都中有十二楼,往来尽入琼姬俦。

金符玉节锦臂韝,白台度曲弹箜篌,双成按拍歌莫愁。

我愁正孤绝,我兴欲飞越,矫首东望神光发。

蓬壶春残瑶草殷,麟洲芝生翠环结。

我爱仙人萼绿华,面如莲花双鬓鸦。

几年相期饭胡麻,至今不来云路遐。

何须龙虎鼎中求丹砂,何须天河稳泛牛斗槎。

但令坎离交媾翻三车,气毋不动生黄芽。

我赋蛟门歌,细看铜狄时摩娑。

长绳孰为羁羲娥,白石应泐金还磨。

不学长生将奈何,不学长生将奈何。

(0)
鉴赏

此诗《蛟门春晓图歌》由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海景图,以蛟门为背景,展现了海面上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

首句“瀛海无垠,波涛吐吞”,开篇即以广阔的海洋和汹涌的波涛勾勒出画面的辽阔与动态感。接着,“涵浴日月,参契鬼神”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日月与鬼神都在其中参与了这壮观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怪山如云自天坠,万丈壁立蛟为门”,通过奇特的山峰和蛟门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和想象力。随后的“南有金鸡之俯啄,北有猛虎之雄蹲”则以动物的动态形象,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感。

“值狞飙兮奋扬,束怒潮兮腾奔”描绘了风暴与激流的激烈场面,而“掷玉毬兮干霄,洒轻雾兮飞尘”则以比喻的手法,展现了海浪与雾气的壮美与飘渺。

“雪山冰崖之可怖可愕兮,帆樯簸荡不可遏,恍疑下上于星辰”一句,通过雪山冰崖的描写,以及帆船在海浪中的颠簸,营造出一种既惊险又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星辰之间。

“晨鸡一鸣海色白,层霞绚彩光如璊”描绘了清晨海面上的美丽景色,晨光与霞光交织,色彩斑斓,如同镶嵌在海面上的宝石。

“纵横闪铄缚不定,海神推上黄金盆”则以海神之力,将海面上的光芒推向高处,形成金色的容器,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辉煌与神秘感。

“灵境飘摇在世外,髣髴直至扶桑村”一句,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仿佛能够直达东方的扶桑村,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

“何人结屋于其间,云是甬东才子开琼关”则引入了人间的元素,暗示着有人在此地建立了居所,可能是才华横溢的才子,开启了通往仙境的大门。

“云间吹箫双鹤下,坐聆环佩声珊珊”描绘了仙鹤与才子之间的互动,充满了诗意与和谐。

“猿拾花兮春片,鱼泳昼兮晴湾”通过猿猴与鱼儿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日媚嫣红桃点点,风入凉翠松翻翻”则以桃花与松树的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阳光与微风共同营造出温馨与宁静的氛围。

“中襟濯尽万斛之黄埃兮,不知声利是何物,便思紫府跻真班”表达了诗人对纯净与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

“黄鹤山人列仙儒,九霞为冠青绡裾”描绘了仙人的形象,穿着华丽的服饰,体现了超凡脱俗的气质。

“手提五色珊瑚株,幻出一幅真形图”则通过仙人的动作,展现了创造与艺术的力量。

“令人毛骨动飒爽,思乘灏气超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清都中有十二楼,往来尽入琼姬俦”描绘了仙境中的建筑与人物,充满了神秘与浪漫。

“金符玉节锦臂韝,白台度曲弹箜篌,双成按拍歌莫愁”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活动,展现了仙人的生活与艺术。

“我愁正孤绝,我兴欲飞越,矫首东望神光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蓬壶春残瑶草殷,麟洲芝生翠环结”描绘了仙境中的植物,充满了生机与美丽。

“我爱仙人萼绿华,面如莲花双鬓鸦”通过描述仙人的外貌,展现了其优雅与纯洁。

“几年相期饭胡麻,至今不来云路遐”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何须龙虎鼎中求丹砂,何须天河稳泛牛斗槎”表达了对传统炼丹术的质疑,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的直接体验。

“但令坎离交媾翻三车,气毋不动生黄芽”通过道家哲学的表述,强调了内在能量与生命力量的重要性。

“我赋蛟门歌,细看铜狄时摩娑”表达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与情感,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

“长绳孰为羁羲娥,白石应泐金还磨”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感慨。

“不学长生将奈何,不学长生将奈何”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永恒与不朽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海洋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艺术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与探索。

作者介绍
宋濂

宋濂
朝代:元   号:潜溪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生辰:1310—1381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颂古四首·其四

明宣一道聪明咒,暗写两行灵宝符。

谩道骑鲸游六合,何曾有梦到华胥。

(0)

颂古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牙根烂嚼真弥勒,腹里横吞老释迦。

大地虚空皆得饱,这回不到负檀家。

(0)

颂古二十七首·其六

截断从教来衮衮,随流未必去滔滔。

青山长锁欲飞势,沧海合知来处高。

(0)

偈颂二十三首·其十二

千岩带雪,万水生冰。

今夜寒极岁极,明朝日新月新。

山僧禅床角头拂子,长时间挂不犯纤尘。

信手拈来,春回大地。

展慈容于释迦老子,收怒气于金刚眼睛。

只者一著,最妙最灵。

今正是时,如何委悉,浩浩尘中寻不见,见无见处却分明。

(0)

颂古一○一首·其六十三

金乌玉兔两交驰,照破威音未兆时。

若谓青霄别在路,木人依旧皴双眉。

(0)

颂古一○一首·其八十四

妙湛圆明第一机,降生成道涅槃时。

迦维摩竭双林树,认著元来不是伊。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