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渺渺寒烟白。凭阑人是霜台客。诗句妙春豪。
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馀恨连芳草。
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阑人是霜台客。诗句妙春豪。
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馀恨连芳草。
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这首《菩萨蛮·其二》是宋代词人赵令畤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淮河畔的凄清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情感。"长淮渺渺寒烟白",开篇即以长淮水势浩渺,烟雾缭绕的冷色调画面,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辽阔。"凭阑人是霜台客",词人倚栏远眺,自比为霜台(古代官署名)的官员,暗示了他的身份和孤寂。
"诗句妙春豪",词人感叹自己的诗句虽然曾经豪放如春天般生机勃勃,但如今却已老去,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风云不啻高",他将自己比喻为风云,意指曾经的才华横溢,如今却只能仰望高天,暗含壮志未酬的失落。
下片转而抒发个人情感,"樽前人已老",酒杯前的他已经年华不再,只剩下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余恨连芳草",将无尽的遗憾寄托于连绵的青草,寓意愁绪无边。最后,"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在酒醒之际,词人发现月已西沉,梧桐叶落,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抒怀,展现了词人由壮志到衰老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轻寒小暖,又杏花雨过,草长遥岸。
杨柳梢头,多少春光,渐被东风偷换。
销魂自送孤帆去,便瘦减、冰肌谁管。
但绣窗、课女红馀,有句暗题纨扇。
回忆连环忽解,帕罗凝泪点,天渺人远。
且喜双鱼,寄得鸾笺,几度剪灯重玩。
平安算把离愁慰,奈此际、情怀难遣。
更夜深、怕入屏帷,对镜自除钗燕。
香销玉减,又东风、断送轻红缭乱。
谁倚湘帘弹粉泪,一霎闲阶吹满。
天上琼宫,人间金屋,艳色难常恋。
飘零如许,杜鹃深夜啼断。
惆怅薄命生成,韶华逝水,梦里人难唤。
曾怕寒欺围锦帐,又替花愁春短。
忍拾残脂,慵寻碎佩,独立深深院。
多情明月,照来离恨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