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读存心书》
《再读存心书》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每报家书至,心如喜惧何。

欲开疑有故,已读幸无他。

典粥赀财罄,寒饥幼稚多。

衰门真可叹,两世误儒科。

(0)
注释
家书:家中的来信。
喜惧:喜悦和恐惧。
疑有故:怀疑有不好的事情。
幸无他:庆幸没有其他问题。
典粥:典当粥。
赀财罄:财物耗尽。
寒饥:寒冷饥饿。
衰门:贫困的家庭。
两世误儒科:两代人误入了科举之路。
翻译
每次接到家书,心中既欢喜又恐惧交织。
想要拆开信封,怀疑会有不好的消息,但打开后庆幸没有其他问题。
家中已把粥卖尽财物耗尽,孩子们在寒冷饥饿中众多。
贫困的家门实在令人感叹,两代人误入了读书求取功名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再读存心书》。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信后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家庭困境的深切关怀。

"每报家书至,心如喜惧何。"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每当接到来自家的书信时,内心既充满了喜悦,又夹带着忧虑和恐惧。这份情感是多重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喜悦,还有对家中情况的担忧。

"欲开疑有故,已读幸无他。"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但又害怕书信中带来的消息。幸运的是,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并没有其他意料之外的坏消息,这让诗人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慰藉。

"典粥赀财罄,寒饥幼稚多。" 这两句描绘了家中的困顿状况。"典粥"指的是典当米粮来换取钱财,表明家庭的经济状况非常紧张;"赀财"则是借贷的意思,显示出家庭经济的窘迫。而"寒饥幼稚多"更是直接揭示了家中有许多年幼和无力自保的人,他们面临着饥饿和寒冷,这些都是诗人深感忧虑的地方。

"衰门真可叹,两世误儒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命运的哀叹。"衰门"指的是家道中落,家族的繁华不再。而"两世误儒科"则是说两个世代都未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无奈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困境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及家族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述行言情诗·其二十五

斯人各有尚,沉潜与高明。

伊予独坦荡,未解怀戚营。

既不毕狂狷,安得遂中行。

所睹恒廓如,万有通一平。

泰嵩輶如毛,瞳眴已千龄。

不知要其终,得丧将焉徵。

(0)

述行言情诗·其十九

学聚勤殖藏,息游解纡结。

宽原或流衍,澄泉共甘洌。

攀条采硕果,循畦屏衰叶。

幽禽答遐韵,候虫依气节。

芳霭蒙晨荣,明煇扬夕月。

拔时附绝驾,塞兑谢尘辙。

(0)

二色菊

采采深黄间浅黄,两般颜色一般香。

自缘青女施神巧,幻出浓妆与淡妆。

(0)

孤雁

一声嘹呖过南楼,烟水茫茫万里秋。

多少弟兄零落尽,且随鸥鹭立沧洲。

(0)

閒中

閒中常是笑人忙,始觉闲中趣味长。

天上浮云多变幻,人间流俗自炎凉。

推窗对客敲棋局,倚榻呼童检药方。

茶灶笔床书满架,不妨吟啸到斜阳。

(0)

秋夜曲

梧桐一叶飞金井,唧唧虫鸣露华冷。

明月流辉入绮疏,夜深照见娉婷影。

心切辽阳在何处,千里云山渺烟树。

征鸿嘹呖度西风,恨身不逐鸿飞去。

起来独自步中庭,耿耿双星河汉横。

几回徙倚不成寐,银烛光寒摇画屏。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