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漏迟三首·其三》
《玉漏迟三首·其三》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玉漏迟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

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

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

(0)
鉴赏

这首《玉漏迟》的第三首,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首先,“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开篇即以西风、斜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西风无形,难以捕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斜阳高挂,余晖洒在高树之上,既美丽又略显苍凉,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接着,“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江边的水潭被落叶覆盖,一只只乌鸦在空中盘旋,最终飞离。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乱鸦的飞去,似乎在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留下的只有孤独与回忆。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这里的“客思”指的是旅人的思乡之情,用“吟商”(音乐中的一个音阶)来形容这种情感的哀愁,极为贴切。庾郎,即南朝诗人庾信,以其作品中表达的深沉哀愁而著称。词人通过引用庾郎的愁赋,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忧郁。

“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深邃的庭院里,只剩下断续的雁鸣,陪伴着孤独的人。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断雁的叫声,凄厉而哀伤,仿佛在诉说着无法言说的离愁别绪。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病卧床榻,难以忍受这秋风的凛冽。飒飒的秋风吹过,萧萧的声音不绝于耳,更加重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这里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最后,“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曾经的欢愉已成过往,只有砌边的蟋蟀还能发出声音,诉说着过去的美好。蟋蟀的鸣叫,虽能引起共鸣,却无法真正慰藉人心的空虚与寂寞。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之间,便经历了无数的怨恨与遗憾。这些情绪,恐怕最终会化作漫天的细雨,无声地落下,滋润着大地,也洗涤着人心。

“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请听我言,这凉爽的声音,又提醒我们秋天已经来临,岁月不待人。词人在结尾处,以一句轻柔的话语,提醒读者珍惜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孤独的世界。项鸿祚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完美融合,使得这首词成为了清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题小石接待庵

老大思閒适,山林喜晦藏。

一廛虽异县,三径得崇冈。

地僻烟云润,年丰黍稷香。

心期得多矣,襟袖更新凉。

(0)

松隐坐上寄钱大参

闲里光阴不记名,曲勤宏度访公荣。

五云洒翰情文厚,九节浮香盏色轻。

宝箑含风清致爽,綵丝萦臂眼增明。

团栾每得佳时醉,却恐宣麻下帝城。

(0)

和曾守出后房丽人

方惭虚薄预时流,仍见娉婷恰上头。

檀口细能哦赤壁,羊醅喜为沃清愁。

当轩妙有眉宇秀,列屋尚谁庭院幽。

颇恨夜深人已醉,翔然翠袂挽无由。

(0)

和都运龙图二首·其一

一时耆旧尽英游,玉节迎銮暂少休。

不以秦人视越瘠,载驰楚尾与吴头。

两淮浓被钟离政,一水聊萦杜若洲。

行见锋车还禁橐,已看仁化浃鱼鸥。

(0)

和茅山张达道二首·其二

好笑曹功显,山林过几春。

世缘犹积压,尘网复因循。

踵息绵如在,颠毛雪更新。

岁华行八十,泉石正驰神。

(0)

和张正仲朝散

万里关河雪正霜,自怜跣履苦奔忙。

宦情久欲休言责,世态何能学坐忘。

赖有新诗排困踬,未忘浊酒发清狂。

得公韵语袪烦甚,亟揖筠风续报章。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