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巫山祠梳洗楼》
《巫山祠梳洗楼》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山川楚国六千里,云雨阳台十二峰。

神女可无哀郢意,强教梳洗为谁容。

(0)
翻译
广阔的楚国山水绵延六千里,
云雾缭绕的阳台山有十二座峰峦。
注释
山川:形容地域广大。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六千里:极言地域之广袤。
云雨阳台:指阳台山,因云雨缭绕而得名。
十二峰:形容山峰众多。
神女:传说中的巫山神女。
哀郢:对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的哀悼或怀念。
梳洗:打扮,这里指神女的日常活动。
为谁容:为何打扮,为谁而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穿插着对历史人物的感怀。开篇“山川楚国六千里”一句,便勾勒出了一个辽阔而古老的地域范围,楚国的疆域广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接着,“云雨阳台十二峰”则引入了自然景观的描写,这里的“十二峰”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山峰,但更重要的是它在诗中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神女可无哀郢意,强教梳洗为谁容”,则是对古代传说中神女的提及。这里的“神女”可能指的是楚国的一位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她的形象在诗人心中的投影,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和遥远的情感寄托。“哀郢意”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而“强教梳洗为谁容”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似乎是在探讨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对于梳洗之举是否有所期待或准备,却又显得有些勉强。

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深层次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湖上杂诗·其三

咫尺惊藏山,不风成断渡。

拥雪闻鸡鸣,高梅见真度。

侵窗玉虬肥,隔帐明寒寤。

飘花本无心,而与妙香住。

清荐狮峰茶,未可倾浊酤。

昨收病翁诗,耿耿缄幽素。

傥来共扁舟,萧然此中趣。

(0)

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其二

种菊无百本,朝夕涉小园。

晴宵定微风,清露一何繁。

叶翻急雨态,花漾千珠盘。

泠泠沁心骨,匪我衣裳单。

沦浃九秋心,岁晚复何言。

(0)

菊花·其十六

特留贞静殿空林,艳色须从背面寻。

无限风流归蕴藉,不令人见一何深。

(0)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七

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

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

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

(0)

山前春步

游必在清晨,山川几倍新。

花风香一路,柳浪绿经旬。

犬吠独行客,僧应连叩人。

隔林啼宛转,有鸟正怀春。

(0)

将之繁江和陈荔峰同年赠别诗韵二首·其二

此地忍言别,春风解送行。

踟蹰游子意,郑重故人情。

落日荒城迥,空山匹马轻。

高歌洗兵马,古戍罢长征。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