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遗。
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
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遗。
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
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鹡鸰中峰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个地方定居,养护松树,挂上藤丝,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 这两句透露出春天的到来,花开满径,景色宜人。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因为无法亲身前往而感到遗憾。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表示诗人虽然不能与他人共同欣赏这山水之美,但即便是独自一人,他也能从折取花枝中得到快乐。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色的珍视,即使是在远方,也能够感受到那份忘却回家的乐趣,并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欣慰。
最后一句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则是说诗人已经目睹到了其他游子在山中吟咏诗词,而他自己也将会创作新的诗篇以纪念这次的春游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