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
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
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
怅樽前、桂子有馀香,曾相识。残雨昼,初凉夕。
高烛烂,新醅白。长歌断,欢意不如愁色。
父老能寻循吏传,关河暂枉诸侯客。
待日边、一纸诏黄飞,胜相忆。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
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
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
怅樽前、桂子有馀香,曾相识。残雨昼,初凉夕。
高烛烂,新醅白。长歌断,欢意不如愁色。
父老能寻循吏传,关河暂枉诸侯客。
待日边、一纸诏黄飞,胜相忆。
这首宋词《满江红·其二》是赵彦端为送别前任官员卢光祖前往鼎州任职而作,充满了离别的感伤与对友人的祝愿。开篇“津鼓冬冬”描绘了渡口的热闹场景,暗示了送别的时刻。“三老醉、知谁留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以景寓情,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去,只剩下江边的景色依旧。“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则借春天的桃李和秋天的烟霞,寄寓对友人美好前程的期待。
“怅樽前、桂子有馀香,曾相识”通过桂花的香气,唤起对往昔相聚的美好回忆。“残雨昼,初凉夕”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变化,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高烛烂,新醅白”则是宴席上的热闹景象,但欢歌之后却是“长歌断,欢意不如愁色”,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父老能寻循吏传,关河暂枉诸侯客”是对卢光祖政绩的赞美,希望他能继续造福百姓。“待日边、一纸诏黄飞,胜相忆”则祝愿友人能在远方得到朝廷的认可,比相互思念更为重要。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展现了赵彦端深厚的友情和对政事的关注。
亳后出,莘野兴。一德懋,三台明。岁在午,月嘉平。
鼓坎坎,玉箫鸣。醉厌厌,椒醑馨。阅万古,所未闻。
肖说像,传尧文。盘诰出,德爵尊。依日月,庆风云。
等箕翼,奉羲轩。愿公寿兮锡公龄。
九日无行乐,何人慰独居。
拟翻金潋滟,聊醉木芙蕖。
秋与愁相似,花应意不疏。
衰颜谁复管,薄艳更怜渠。
闻说郊居胜,新穿五亩池。
暗通山窈窕,深住碧涟漪。
惊起红鸂鶒,吹翻绿荔枝。
雨添衣色秀,波渡袜尘迟。
照眼谁重唾,临流自可诗。
水清鱼莫种,秋近荻须移。
剩欲添风月,何妨更渺瀰。
却怜韩吏部,埋瓮作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