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开时花满阑,芍药开时春已残。
等过三春今半夏,重楼日日倚阑干。
牡丹开时花满阑,芍药开时春已残。
等过三春今半夏,重楼日日倚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夏日将至的景象。首句“牡丹开时花满阑”,以牡丹盛开象征春意盎然,花儿簇拥在栏杆边,显得繁花似锦。次句“芍药开时春已残”则暗示了春光渐逝,芍药的开放标志着春天的尾声。第三句“等过三春今半夏”,通过“三春”和“半夏”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从早春到仲夏的转变。最后一句“重楼日日倚阑干”,诗人独自凭栏远眺,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花卉的更替为线索,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同时借景抒情,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与怀旧之情。顾元臣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其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
南岸一峰东一塔,自言曾试老诗仙。
雨後霜前梅欲开,欲开犹嬾雪风催。
一秋不到东园里,从此朝朝暮暮来。
良辰巧与赏心违,四者能并自古稀。
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
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
人言“长江无六月”,我言六月无长江。
只今五月已如许,六月更来何可当!
船仓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
上下东西与南北,一面是水五面日。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吾曹避暑自无处,飞蝇投吾求避暑;吾不解飞且此住,飞蝇解飞不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