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尽湘流九曲肠。漫同月子话凄凉。
输他照影又成双。
一绿迷离杨柳岸,千红飘泊藕丝乡。
和烟和雨画潇湘。
断尽湘流九曲肠。漫同月子话凄凉。
输他照影又成双。
一绿迷离杨柳岸,千红飘泊藕丝乡。
和烟和雨画潇湘。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的《浣溪纱》第七首。诗人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断尽湘流九曲肠”描绘出湘江水曲折流淌,仿佛在诗人内心勾起了深深的愁绪,如同断肠般痛苦。"漫同月子话凄凉"表达了诗人与月儿共诉心事的孤寂,月儿虽明亮,却无法排解内心的凄凉。
接下来的“输他照影又成双”一句,诗人将月影与杨柳岸边的柳树相提并论,感叹自己形单影只,而月影与柳树却能相互映衬,形成一幅成双的画面,更显孤独。"一绿迷离杨柳岸"描绘了杨柳依依的春色,然而这美景并不能抚慰诗人的心灵,反而增添了无尽的迷茫与哀愁。
“千红飘泊藕丝乡”则借荷花凋零,暗示人生的漂泊不定,藕丝乡象征着诗人对故乡或理想的追忆,但现实中却是红花飘零,难以归根。最后,“和烟和雨画潇湘”以烟雨中的潇湘景色收尾,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落寞,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哀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湘江、月影、杨柳、荷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无奈对比。
群英日零谢,并蒂发奇芳。
愿以附驿使,为兄寿且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