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
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肉般红。
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
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肉般红。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细雨滋润景象的诗,通过对比细雨与春风的作用,展示了细雨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巧妙地运用“枉教”一词,意指春风虽然吹拂了一月之久,却未能达到细雨片刻的滋润效果。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细雨作用的赞赏。
“草色染来蓝样翠”一句,通过鲜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细雨后的草色变得更加浓郁和鲜亮,如同蓝玉一般。这里,“蓝样”二字不仅形容了颜色的深浅,更增添了一种珍贵与清新的感受。
“桃花洗得肉般红”则是对细雨后桃花的描写,诗人用“洗”字生动地表达了细雨给予桃花的滋润,使其颜色更加鲜艳,如同人的肌肤一般。这里,“肉般红”不仅形容了颜色的饱满,更传递了一种生命力与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细雨给予大地以至重要的滋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赞美。
濠梁四无山,坡陁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纵饮面无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初亦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若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
徘徊望神州,沈叹英雄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