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聊凭制漆纱,岂其官样必京华。
竹皮最古今苴履,㭨子称奇亦贮茶。
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
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誇。
随处聊凭制漆纱,岂其官样必京华。
竹皮最古今苴履,㭨子称奇亦贮茶。
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
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誇。
这首元代陈栎的《再用易巾韵》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审美与实用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首联“随处聊凭制漆纱,岂其官样必京华。”开篇即以“聊凭”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如制漆纱的随意依赖,并质疑了官样气派是否非得在京华(指京城)才显得高雅。这种反常规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挑战。
颔联“竹皮最古今苴履,㭨子称奇亦贮茶。”进一步通过“古今苴履”(古代草鞋)和“贮茶”的“㭨子”(一种盛放茶叶的小器具),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暗示了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论是古老的传统物品还是现代的生活用品,都能在合适的情境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颈联“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运用了“头似笔”和“面如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个人外貌特征的戏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上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非内在品质的现象的讽刺。
尾联“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誇。”以“小冠子夏”(小帽子)和“青云”(比喻高位或成功)为喻,指出即便在时尚或社会地位上有所追求,也难以完全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暗含了对人生追求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独特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既富有哲理又不乏趣味,是元代文人诗风的典型体现。
夫君隆隆如长车,方途万里无尘沙。
天公生材要有用,安得嘿嘿吟窗纱。
辛勤学问求大指,求不在他心而已。
解将岁月作工夫,定使枯株发春媚。
我家传家诗与书,家徒四壁一钱无。
年来行李环天下,直从南海薰香炉。
先生曰来子可语,以手手地传心图。
归来日日锄其恶,陶然一室皆真乐。
他年努力回羲皇,更把天心验圭角。
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祇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
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常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