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斧劈残深雾,万牛挽动横沙。
知费几番造化,正宜今日皇家。
一斧劈残深雾,万牛挽动横沙。
知费几番造化,正宜今日皇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伐木图》。诗中描绘了伐木的壮观场景,通过“一斧劈残深雾”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伐木者在浓雾中挥斧开路的景象,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又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着,“万牛挽动横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伐木时所需的力量之大,仿佛需要成千上万头牛来拉动横沙,进一步强调了伐木工程的浩大与艰难。
“知费几番造化”,表达了伐木活动不仅耗费人力物力,更是对自然界的深刻影响和利用,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正宜今日皇家”一句,或许暗含了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考量,可能是在赞美皇家对于这种大型工程的支持与推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强盛与繁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伐木这一劳动场景的壮丽与艰苦,也触及了人与自然、社会与时代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表圣之徒,富贵浮云,能齐死生。
忆早年任侠,千夫辟易,中年策杖,五岳纵横。
紫塞黄榆,短衣孤剑,郁郁胸蟠百万兵。
今老矣、向荒山寄迹,汐社藏形。牛眠好卜佳城。
便撒手、悬崖自在行。
彼麒麟赑屃,谁当不朽,烟霞没灭,我本无营。
大海潮青,岚峰月白,乐此安知后世名。
君无语,持黄金凿落,饮若长鲸。
英雄开草昧,山衣锦、万弩射潮低。
彼吴越一王,高车驷马,威灵五季,玉册金泥。
惊回首、西陵烟月淡,葛岭断霞飞。
三竺六桥,老髯曾醉,斜风细雨,和靖频题。
六飞南巡后,西湖比西子,绿拆红欹。
惟忆金明池水,禾黍离离。
想德寿重华,两宫游幸,绮罗弦管,缭绕苏堤。
千载江山如故,还使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