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
《柳》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体为常轻定复飘,间梅遮杏得春饶。

别离处处添愁色,风雨年年换旧条。

拂瓦半枯陶令宅,沿溪不断灞陵桥。

凄凉又见千门绿,野老当时恨未销。

(0)
注释
体:身体。
轻:轻盈。
定复飘:不定飘浮。
间梅遮杏:穿过梅花遮住杏花。
别离:离别。
愁色:忧愁的神色。
风雨:风雨。
换旧条:更换旧枝条。
拂瓦:拂过瓦片。
半枯:半数干枯。
陶令宅:陶渊明的居所。
沿溪不断:沿着溪流不断。
凄凉:凄清冷落。
千门绿:千门新绿。
野老:田野老翁。
恨未销:遗憾未消。
翻译
身体常常轻盈不定,时而穿过梅花遮住杏花,显得春天格外丰富。
离别让每个地方都增添忧愁,风雨每年更换着旧枝条。
半数瓦片已干枯,这是陶渊明居所的模样,沿着溪流延伸的灞陵桥从未断绝。
再次见到千门新绿,我内心感到凄凉,当年田野老翁的遗憾仍未消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和淡淡的忧愁情绪。开篇“体为常轻定复飘,间梅遮杏得春饶”两句,通过对柳絮轻盈、如棉花般飘落的描写,以及梅花与杏花交织在一起获得春天的宽宥,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清氛围。紧接着“别离处处添愁色,风雨年年换旧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别离而增加的忧愁,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和沧桑感。

中间“拂瓦半枯陶令宅,沿溪不断灞陵桥”两句,通过描绘荒废的古宅和连绵不绝的小溪及桥梁,勾勒出一幅荒凉古迹图。这些景象都在传递着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时光的流逝。

最后,“凄凉又见千门绿,野老当时恨未销”两句,则是对那曾经的繁华如今仅剩下凄凉一片,以及诗人对于过去的遗憾和不满仍然未能释怀的情感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与哀愁,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槐庄渡口

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

欲上高原便回首,可怜风物似吾乡。

(0)

夏秀才江居五题·其五醉经庵

垂茅缉为庵,有类穹庐形。

之人伏其中,日醉乎群经。

世俗安尔知,但谓长不醒。

寄此语二豪,渠非彼刘伶。

(0)

临高台

临高台,望故乡。地千里,天一方。极目外,空茫茫。

孤云飞,不我将。安得羽翼西南翔。

(0)

东谷沿小涧树木丛蔚中有圆潭爱之久坐书所见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

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

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

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

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0)

送夏殿直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一樽从此别,百两几时归。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

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

(0)

和张推官荔枝

长嗟珍果滞遐方,好种华林奉帝王。

夏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

泼霞乍染愁将变,烹玉才凝忍更尝。

正在临邛病痟甚,忽蒙佳惠敢相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