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三年外,题诗问月岩。
风尘今道路,宾主孰东南。
酒态应还美,诗篇任自耽。
江州司马泪,何地湿青衫。
记忆三年外,题诗问月岩。
风尘今道路,宾主孰东南。
酒态应还美,诗篇任自耽。
江州司马泪,何地湿青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麻滩驿舍睹壁间留咏忆钱五卿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记忆三年外”,诗人以时间的跨度拉开情感的序幕,暗示与友人分别已有三年之久,时间的流逝让这份情感更加深沉。接着,“题诗问月岩”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曾经与友人在月岩下题诗的情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风尘今道路,宾主孰东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现实与过去的感慨。风尘中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宾主的分离则暗示了友情的暂时中断。诗人在这里询问“宾主孰东南”,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
接下来,“酒态应还美,诗篇任自耽。”诗人转而表达对友人个性的赞美,认为即使在分离的日子里,友人的酒品依然醇厚,诗作依旧动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江州司马泪,何地湿青衫。”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将自己比作江州司马,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自己如同江州司马那样,泪水湿透青衫,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对友人个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初闻季子贤,词源涨万派。
未倒蔡邕屣,先倾程本盖。
自从得斯人,议论颇宏大。
迩来卧苫块,病骨剧疲瘵。
兹游独不预,颇觉气宇隘。
平生憎俗物,每见意即败。
后会君强起,免食三年艾。
昨夜山头月,照我杯潋滟。
今朝云外山,寸碧若新染。
人境两清绝,座客只君欠。
俗子百无用,胜士一可念。
君如苕溪女,不妆有幽艳。
又如白堕醪,虽久味愈酽。
雄文山有云,高论圭无玷。
胸怀极坦夷,了不限城堑。
胡不侍明光,峨冠佩长剑。
宁甘广文冷,青灯对铅椠。
何当襆被归,莫待孟光窆。
放杖先生席,罢趋邦君坫。
晚行蝉噪山,晓起鸡号店。
到家先过我,信若符节验。
门前马未嘶,屋上乌可占。
呼儿拂几席,唤妇熨襦襜。
欲具韩子餐,恐乏鱼菜赡。
但当蒸瓠壶,莫笑卢公俭。
老气得酒豪,灰寒尚复焰。
虚心叩至道,膏肓待君砭。
《游西塔寺分韵赋诗怀汪信民以渊明停云诗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为韵探得念字》【宋·谢逸】昨夜山头月,照我杯潋滟。今朝云外山,寸碧若新染。人境两清绝,座客只君欠。俗子百无用,胜士一可念。君如苕溪女,不妆有幽艳。又如白堕醪,虽久味愈酽。雄文山有云,高论圭无玷。胸怀极坦夷,了不限城堑。胡不侍明光,峨冠佩长剑。宁甘广文冷,青灯对铅椠。何当襆被归,莫待孟光窆。放杖先生席,罢趋邦君坫。晚行蝉噪山,晓起鸡号店。到家先过我,信若符节验。门前马未嘶,屋上乌可占。呼儿拂几席,唤妇熨襦襜。欲具韩子餐,恐乏鱼菜赡。但当蒸瓠壶,莫笑卢公俭。老气得酒豪,灰寒尚复焰。虚心叩至道,膏肓待君砭。
https://shici.929r.com/shici/ceaWiY.html
我老不闻道,抱疴卧蓬室。
有客晨叩门,竦若秋山直。
借问为谁何,吾祖乃太白。
倾怀露底蕴,始恨晚相得。
时时出诗语,词源极湍激。
格律竟不凡,窥祖见窗壁。
飘然别我去,此道谁知识。
世岂乏金龟,恐无贺宾客。